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00一1840年中外历史大事年表(节选) 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00一1840年中外历史大事年表(节选)

 

世界

中国

16世纪,新航路开辟。

160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7、18世纪,欧洲思想启蒙运动。

1696年,巴黎出版《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该书对康熙年间的中国作了详尽的介绍。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

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开始。

1840年前后,机器制造代替手工劳动,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完成。

1593年,番薯由吕宋(今菲律宾)引入中国。

1602年,思想家李贽在獄中自尽身亡。

1637年,宋应星完成《天工开物》,被后人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663年,黄宗羲完成《明夷待访录》。

1688年,法国传教士张诚覲见康熙帝,在宫廷供职。1689年,张诚被委任充当中俄尼布楚边界谈判的译员。

1644年,清军入关。

1729年,雍正设军机处。

1736年,清朝祈谷于上天,乾隆帝亲诣行礼,自是每年如之。建京师先蚕坛。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示例一:近代中外联系日益加强。 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粮食作物番薯传人中国,中外经济联系加强:传教士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西方工业革命后积极寻找国际市场,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示例二:明清时期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 明清在农耕经济项峰的康乾之际,西方工业文明出现巨大飞跃。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资产阶级代议制则在欧美各国确立并完善。明清出现了反传统、反教条的进步思想,但新思想受到压制,以理学为主体的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西方人文主义兴起,科学家、思想家为真理而献身。明清以实用性、总结性为特征的古典科技继续发展,西方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形成。 (其他主题如“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对中国的影响加强”等,如果论证充分,也可得分)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表格提取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提取的观点可以从“近代中外联系日益加强。”“明清时期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近代中外联系日益加强”等角度思考;第二小问论证结合所学从新航路开辟以及工业革命对于中国影响等角度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容闳被称为“中国留学之父”。他决心“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富强文明之径”。1870年,他向曾国藩提出了派遣学生赴美留学的计划。曾国藩与李鸿章联名上奏获得批准。1872年,包括詹天佑在内的第一批官派留美学生从上海启程。在1872-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遣送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然而,在守旧派官员的反对下,清政府做出撤回留美幼童的决定。

最早提议派遣留欧学生的是洋务派领袖沈葆桢。1875年,沈葆桢委派福州船政局法籍顾问携带5名船政学堂高材生赴欧游历。1876年,李鸿章派遺7名淮军军官赴德国留学。此后,清廷共派出80余人赴欧留学,多数学习海军。他们提出“造材异域”,通过向欧洲国家派遣留学生,求得其知识技术,进而达到“自强”的目的。

——摘编自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一1949)》

材料二 甲午战后,朝野上下同感通过日本学习西洋文化是中国的最佳出路。留日学生从1896年的13名迅速增加到1904年的2557人。留日学生以读速成科和普通科为主,多学政法专业,学习理工科者较少。由于不少留日学生在新思想的影响下,成立了一些以“排满反清”为目标的革命组织,清政府开始调整留日政策,对留日人数和资格水平作出限制,1906年后,留日热潮逐渐消退。

——蒋凯.徐铁英《近代以来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变迁》

材料三 在20世纪初期大批中国青年涌向日本的刺激下,一些美国外交官和政府中的“中国通”认为,“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人,哪一个国家就将因为这方面付出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的影响上,取回最大可能的收获,进而控制未来中国的发展”。鉴于清政府的财政状况,少数美国人士认为,退还庚子赔款也许是一个“伟大的办法”。美国国会即于1908年通过一项议案,决定将其在军旗下获得的部分庚子赔款退还给中国,作为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的经费,用于扩张精神上的影响。1911年,作为留美预科的清华学堂正式成立,从而又兴起了留美教育浪潮。

——摘编自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公派第一批留学生留学欧美的原因。与19世纪晚期留学欧美相比,20世纪初留学日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08年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时代背景。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晚清时期的留学教育。

 

查看答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下列作品中,与材料中诗歌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 《人间喜剧》    B. 《老人与海》    C. 《巴黎圣母院》    D. 《等待戈多》

 

查看答案

“将达尔文的学说应用到社会舞台的做法,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它适者生存的法则与时代倾向相适应。”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材料观点的是

A. 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B. 以俾斯麦“铁血政策”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勃兴

C. 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

D. 经济生活中资产阶级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查看答案

在山海关某处旅游景点,有一幅奇妙的楹联引起人们无穷的联想遐思:“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下列理论能解释此楹联反映的自然现象的是

A.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 哥白尼的日心说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查看答案

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是建立在17世纪波义耳等人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的。在18世纪,瓦特的发明也有赖于新的温度测设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并且他和当时的主要科学家们有着经常的联系,并于1785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这说明

A. 科学家通过仪器实验的方式了解世界

B. 英国政府重视科技创新活动

C. 新的科学发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D. 科研技术成果能及时地应用于生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