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武帝时,《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

汉武帝时,《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据此可知,两汉用儒家思想判案

A. 否定了先秦以来以法治国的理念

B. 标志着儒家独尊的封建正统地位确立

C. 使法律丧失调整社会矛盾的作用

D. 有利于发挥以法促善的社会教化功能

 

D 【解析】结合所学,汉代法律儒家化,以德教为主,兴办学校,提倡儒家教育,以教育和法律的手段相互补充,减少肉刑,给犯罪者以改过机会,两汉用儒家思想判案正是发挥以法促善的社会教化功能,故D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儒家独尊的封建正统地位确立,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汉朝重视以法促善的社会教化功能,并没有使法律丧失调整社会矛盾的作用,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墨子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这一思想

A. 继承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B. 否定了西周的等级制度

C.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D. 借鉴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查看答案

战国某学派提出:“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这一思想在当时

A.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 推动了各国的变法运动

C.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D. 维护了社会的等级秩序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结束后,随着国际资本涌入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的大油田,崛起的波斯湾很快就取代墨西哥湾成为新的世界石油中心,鉴于中东特殊的战略地位和富饶的石油资源,美国把控制中东石油视为其全球战略中仅次于欧洲的重要目标,这势必与在中东拥有强大传统势力的英国发生矛盾。1956年美国借解决苏伊士运河危机之际,取代英国获得了中东石油霸权。

材料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由第三世界国家组成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立,石油领域的权力分配结构悄悄地发生了变易。1973年,由于不满西方国家奉行亲以色列的政策,阿拉伯产油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实施减产、禁运和限制供应等政策,导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这标志着石油定价权从美国转向了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在这次危机中,美国、西德和意大利等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政策采取了不合作态度,甚至拒绝美国向以色列运载军火的飞机飞越其领空。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美国重新谋求控制世界主要石油资源。美国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重新确立了在中东地区的霸权。美国控制了海湾地区,就等于握住了全球能源的水龙头,既可以向西方盟国发号施令,迫使其承认美国的领导,又可以遏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的崛起。

—以上材料摘自张建新《美国霸权与国际石油政治》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取代英国获得中东石油霸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国际地位有何变化?请说明理由。

(3)材料三反映出美国控制世界石油资源主要手段是什么?在当今格局之下,面对美国的中东石油战略,中国该如何应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良种马、植物等土特产,如毛织品、胡桃(核桃)、石榴、胡萝卜、胡豆(蚕豆)、大蒜、苜蓿等陆续传到中国。

“丝绸之路”从西汉一直到以后的唐代一千多年中,始终是中西交通的要道,成为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国家和人民加强联系,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唐代,来自日本、朝鲜的遣唐使,通过贡赐关系与中国建立了变相的官方贸易往来。海上民间贸易也日益发展……中国海船从广州经南海到波斯湾的巴士拉港,全程需三个月。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以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为首的东南亚地区、以天竺为首的南亚地区、以大食为首的阿拉伯地区,通过海上丝绸贸易连接在一起。……为了管理海上贸易,从唐朝开始专门设置了市舶司。到了宋代,市舶司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丝绸之路开通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查看答案

戈尔巴乔夫是苏联解体的关键人物,但1990年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由俄罗斯教育部审查认定、国家历史学会编写的新版历史教科书对此评述为:“苏联民众对此的反映却是敌对的、冷淡的。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却在庆祝戈尔巴乔夫对‘冷战’和平演变的巨大贡献。”对此评述理解正确的是

A. 苏联解体主要由于西方和平演变

B. 苏联改革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

C. 俄罗斯重视国家的意识形态导向

D. 历史教科书具有社会教育功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