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05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大国是重点,周边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外交方针...

2005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大国是重点,周边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外交方针。此外交方针的提出说明中国

A. 采取灵活外交策略

B. 推行全方位对外开放

C. 实行多边外交战略

D. 实施独立自主不结盟

 

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政府既重点发展与大国的关系,又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这是新时期多边外交方针的体现,C项正确。材料体现新时期中国实行多边外交战略,而不是采取灵活外交策略,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外交方针,不是对外开放,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独立自主,但没有体现不结盟, 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 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 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 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完全消失

 

查看答案

1970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占外贸总额的53%,而1965年只占39%,与共产党国家的贸易额则从1965年的30%降至1970年的20%。中国进口的工业品和技术的大部分、农产品的绝大部分均来自日本和西欧。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B. 中苏关系不断恶化

C. 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D. 外交政策回归理性

 

查看答案

根据7月17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等主要是为了

时间

外交活动

上午10点

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

中午11:40

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下午1点起

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范文同会谈

下午16:50

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

 

 

A. 争取各国支持通过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案

B. 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隆会议的顺利召开

C. 解决朝鲜半岛、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D. 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印、中缅会谈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哈雷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丰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作者在这里主要表述的是

A. 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

B. 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迅速完成了城市化

C. 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但没有政治权利

D. 社会文明进步应体现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查看答案

马克思说,帝国主义时代集中补充了积累的作用,使工业资本家能够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这实际上( )

A. 肯定了生产与资本的互动作用

B. 道出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

C. 揭示了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

D. 夸大了资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