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诏曰:“置官班禄,行之尚矣;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朕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变法改度,宜为更始,其大赦天下。”

—《资治通鉴》卷一三六

(1)材料一体现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些具体措施?

(2)两次改革共同体现了怎样的社会转型?

 

(1)措施:实行军功爵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 (2)转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解析】 (1)据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2)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材料二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改革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 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

B. 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

C. 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D. 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

 

查看答案

从根本上看,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

A. 能够彻底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

B. 能够彻底动摇中国的封建思想

C. 不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

D. 必将遭到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

 

查看答案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 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D. 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查看答案

(题文)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曾有人这样写道:“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穷武士中,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来的武器……至于家中其他贵重物品,更是毫不介意地随手变卖。”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 日本武士经济地位下降

B. 封建的等级制度遭到冲击

C. 幕府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D. 幕府的统治基础坚如磐石

 

查看答案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同历史阶段的改革虽然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但也呈现出相同之处,能够体现商鞅变法与明治维新相同之处的有

①改革地方行政制度

②打破原有等级制度

③重视发展教育

④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