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80年代,在当时决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159项技术领域中,日本同时领先美...

20世纪80年代,在当时决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159项技术领域中,日本同时领先美国 和欧洲的有39项;当时世界十大银行中有八家是日本银行;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有244家是日本企业。在日本产品的冲击之下,欧美制造业丢城失地,舆论一片哗然,他们把日本的崛起看作是第二次偷袭珍珠港。这一评价体现出

A. 美国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已经丧失

B. 日本成功地崛起为世界性政治大国

C. 美国对日本日益增长的经济科技实力产生严重担忧

D. 日本作为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不容忽视

 

CD 【解析】从材料“日本同时领先于美国和欧洲的有39项”、“世界十大银行中有八家是日本银行”、“日本产品的冲击下,美国制造业不断丢城失地”可以看出日本已成为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从材料“把日本再崛起看做是‘第二次偷袭珍珠港’”可知美国对日本经济崛起的忧虑;故CD两项正确。虽然美国面临着日本经济的挑战,但是美国在政治和军事和经济方面依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科技实力总体依然领先日本;日本并没有成功地崛起为世界性政治大国,故AB两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罗斯福在《“释”新政》中说:“代表着各种人口与利益的美国经济生活,可以通过华盛顿政府英明公开而适中的全国性领导,达到和谐之境……不同时让劳工享受更多合法的繁荣成果,资本也不能达到真正的繁荣。”这说明罗斯福新政旨在

A. 调整劳资双方的关系    B. 建立国家社会主义制度

C. 大力提高企业家的政治地位    D. 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查看答案

对于新中国的工业化,有人认为:毛泽东他们那一代人是打地基、搭框架的,提供了一套毛坯房;面邓小平们则为这座房子进行了基础装修;现如今我们所做的,该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对房子进行精装修了。依据材料所述,下列有关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历程叙述正确的是

A. 1957年底,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B. 1978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1992年,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 1995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初步形成

 

查看答案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邓小平也曾在1978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革命是在个人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以下政策中充分体现重视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的有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合作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关于苏联模式的正确说法有

A. 实施以商品需求为主导的政策    B. 在经济建设中片面发展重工业

C. 二战后移植到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    D. 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查看答案

英国工业变革从棉纺织业开始,引起棉花供不应求。北美农场主便大量种植棉花以追求利润。1792年美国人惠特尼发明了轧棉机(用以清除油棉籽的机器),它比人工处理的效率提升了上百倍。此后四十年间,美国棉花的年出口量增加了约六百倍。由于北美棉田需要更多的工人,这导致运入美国的非洲奴隶数量急剧增加。由此可见

A. 惠特尼轧棉机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B. 工业革命有效地阻止了黑奴贸易的泛滥

C. 对棉花的需求助长了美国奴隶制的发展

D. 工业革命阻碍了北美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拓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