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来,欧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展,引起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重新思考。 阅读材料,...

近来,欧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展,引起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重新思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危机与社会福利制度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

材料二福利制度与欧美债务危机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所占比例达41.6%。截至今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材料三福利制度能走多久?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来实施根本的治国良策。

(1)根据材料一,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

(2)根据材料二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

(3)根据对材料三的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久?

 

(1)特点以立法的形式建立由政府主导实行以工代赈关注弱势群体致力缩小贫富差距等。 意:1929-193年美国爆发严重经济危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需要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以走出因境福利制度本身存在弊端过度的福利也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过高的福利开支重政府的财政负担是导致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 (3)民众和政治团体必须放弃眼前的政治、经济利益着眼于长远利益必须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必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 【解析】 (1)从材料反映的信息来看: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和《社会保障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用事业的建设;对富人征收重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更合理的分配国民收入。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分析得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应当联系所学来回答。 (2)联系所学可知,1973年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滞胀”现象,被迫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通过材料可以分析出,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降低了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有必要进行改革。 (3)材料表明,福利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民众和政府都应从长计议,依据本国实际厉行改革,缓解政府经济负担。可以从着眼于长远利益、必须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必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等角度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

A.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 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 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 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查看答案

钱乘旦认为: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下列符合这两个方向的是    

A.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和建立欧洲共同体

B.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建立欧洲煤钢联营

C.实行指令性计划模式和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D.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和建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查看答案

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仅用十多年时间就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大国,这主要得益于当时的阿登纳政府采用了一种适合本国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通常被称为

A. 混合市场经济    B. 计划指导型经济

C. 社会市场经济    D. 政府主导型经济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形象图,其中从“复苏”到“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8/6/5/1960585281527808/1967648155975681/STEM/8264e937869e4994be515fc80cb4b3ce.png]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B. “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C. 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D. “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推动

 

查看答案

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 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 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 没有看到消费归更根结底取决与生产的品种

D. 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