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

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农产品价格回升,农业收人明显增加,农民的破产情况得到遏制。如将此立法置于新政内容示意图中,准确无误的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 试题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依据所学可知,缩减A项应为农业;突破口B项应为金融业;增加就业C项应为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劳资关系D应为调节劳资关系和供求关系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A. 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 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 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 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查看答案

(题文)“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

A. 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 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C. 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说:“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材料旨在说明

A. 英国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B. 工业革命彻底瓦解了英国的贸易壁垒

C. 英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

D. 英国与印度之间不平等贸易关系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一书写道:“非洲人不再用奴隶、砂金、羽毛和象牙同欧洲人交换盐、布匹、朗姆洒和杜松子酒(均为欧洲名酒)等。到19世纪末时,英国银币、奥地利元和美元已在这里(即非洲)普遍使用”这段材料反映

A. 非洲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

B. 非洲政治落后导致经济落后

C. 非洲的商业文明有一定的进步

D. 非洲的经济完全是列强的附庸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

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作者强调的是

A.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必然趋势    B. 人类文明的传播具有互通性、整体性

C. 西欧文明引领着世界文明的潮流    D. 工业文明的传播具有单向性、平等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