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长期使我们焦虑的农业生产之所以能够在短时期内蓬勃发展起来,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强大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大胆冲破“左”的思想束缚……发挥了八亿农民的巨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影响。

 

(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 成效: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 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 (2)内部因素:国内政局不稳,内战的破坏;官僚资本的挤压;外部因素: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外国的侵略。 (3)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 影响: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 (1)本题据材料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即可从自由经商等方面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再从商业经济、人民生活等方面回答其成效。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维护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等角度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再从消极作用的方面回答其经济后果。 (2)本题依据材料二“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日本侵占中国东三省、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内因和外因,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3)本题根据材料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发挥了八亿农民的巨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承包制、乡镇企业等方面指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再从生产力、城市改革等方面回答其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允许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C. 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即将改变

D. 农民将失去土地承包权

 

查看答案

阅读1952和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简表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幅(%)

钢(万吨)

135

535

296

煤炭(万吨)

6600

13100

98

布(亿米)

38.3

50.5

32

粮(万吨)

16392

19505

19

 

 

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A.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查看答案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这首诗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的农村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查看答案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A.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 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 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D. 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工业投资的统计。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投资的主体主要是民族资本家

B. 投资中心局限于东部沿海地区

C. 民族工业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

D. 投资布局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