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学习贵在得法。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治史重在描述过去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成因,...

历史学习贵在得法。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治史重在描述过去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成因,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可谓是对史学真谛的精辟概括。王国维发展了司马迁的说法,更明确地提出“凡记述事物而求其原因、定其理法者,谓之科学。求事物变迁之迹而明其因果者,谓之史学。”

—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史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事实上,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由于知识方面的原因,也就是说,是由于科学的发现和发明……工业制度是由于近代科学而产生,近代科学是由于伽利略,伽利略是由于哥白尼,哥白尼是由于文艺复兴……

—[英]罗素《论历史》

(2)上述材料采用了哪种历史研究方法?运用所学说明“哥白尼是由于文艺复兴”这一观点。

材料三

(3)依据上图概括中国近代思潮演变的趋势,任选一种思潮分析其影响。

 

(1)特征:认识变化过程;探讨因果关系;把握发展趋势。 (2)方法:因果分析法。 说明:文艺复兴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禁欲主义;倡导认识自然并追求现世幸福,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3)趋势:向西方学习由物质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 影响:洋务思潮推动了洋务运动,冲破了保守观念,开启了近代化的第一步。维新思潮推动戊戌变法,形成近代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民主共和思潮推动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解析】 (1)特征:根据“治史重在描述过去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成因”得出认识变化过程;根据“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得出探讨因果关系;根据“求事物变迁之迹而明其因果者”得出把握发展趋势。 (2)方法:根据“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由于知识方面的原因”得出因果分析法。 说明:根据所学,文艺复兴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禁欲主义;倡导认识自然并追求现世幸福,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3)趋势:由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由物质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 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洋务思潮推动了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的第一步。维新思潮推动戊戌变法,形成近代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民主共和思潮推动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西方高等教育各具特色

材料一  太学是汉武帝时设立的最高学府。《史记》记载:“公孙弘请曰:‘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其劝善也,显之朝廷……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为博士官(专研究《诗》《书》《礼》《易》《春秋》的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汉武帝)制曰:‘可。’”

(1)依据材料,概括汉武帝时期太学的基本情况。

材料二  1158年,在教皇支持下建立的博洛尼亚大学,被称为“欧洲大学之母”,主要教授神学和法学等。1215年成立的巴黎大学的课程仍然建立在经院哲学(天主教神学)的基础之上。

1546年,英王亨利八世出于政治和宗教的目的,将枢机大教堂改建为剑桥国王学院。1596年在伦敦建立格雷沙姆学院,主要从事具体实验工作和自然理论探讨,把神学排除在外。

1793年,法国政府颁布法令,关闭所有教会把持的大学,随后开办综合理工学院,招生打破门第界限,注重自然科学内容的教授。1309年普鲁士政府创建柏林大学,将教学同学术研究进行统一,发展了高等教育的新职能。

(2)阅读材料,概括12—19世纪欧洲高等教育中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材料三  南宋朱熹为白鹿洞书院制定的“院训”: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创建于南宋的江西南昌友教书院“院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而后游于艺;修其身,齐其家,治其国,必先正其心。

材料四  1901年由美国教会在苏州创办的东吴大学提出源自《圣经》的英文校训:“UntoaFullGrownMan”(译为“为社会造就完美的人格”)。1927年杨永清任第一位华人校长时,将“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定为中文校训。

1905年,创办于上海的圣的大学将“LightandTruth”(译为“光和真理”)定为校训。1931年又增加了中文校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上述两所教会大学的影响下,其它大学纷纷确立了各自的校训。

材料五  建国初期,校训大多从“团结、勤奋、刻苦、拼搏、文明、严肃、爱国”等词语中挑选几个进行组合,和当时的政府机关、企业流行的标语口号基本一致。

材料六  1997年,北京师范大学提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1998年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提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校训。2005年哈尔滨工程大学确定“大工至真,大学至善”的校训。

(3)阅读材料,对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校训进行解读。

 

查看答案

钱穆认为,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灭亡)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它)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材料一论述的是什么制度?材料一反映出该制度实施产生了什么后果?

(2)材料二中秦始皇设置的“若干行政区”主要指哪一制度?同材料一的制度比较,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钱穆论述的是哪一制度,钱穆认为该制度的缺点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指出秦以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本源精神”是什么?

 

 

查看答案

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活动,35部优秀影片同时展出,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欢迎。这些影片还进入世界市场,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新中国电影创造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这一现象

A. 是“左”倾错误思潮在文化领域的新动态

B. 是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取得的文艺硕果

C. 表明文化领域率先打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封锁

D. 折射了困难时期中国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

 

查看答案

1992921,中国政府决定实施新的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174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天舟一号的首飞,标志着我国已正式启动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空间实验室的收官之战,为空间站阶段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以下关于该发展战略,表述正确的是

A. 中国首个科学远景规划    B. 我国世纪之交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C. 中国开始步入航天时代    D. 直接作用于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发表一系列谈话。他说:“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一论断

A. 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B. 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 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