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B. 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 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D. 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C 【解析】 试题依据所学可知,1954年宪法的制定,根本目的是“向社会主义过滤”。分析选项,A早在《共同纲领》就已体现出来;B与题意不符;C符合题意;D是新时期。所以应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蒋介石曾在1925年演讲中说:“民生主义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这一论断

A. 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B. 推动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兴起

C. 奠定了国共之间第二次合作的理论基础

D. 明确显示蒋介石掩盖反动面目的欺骗性

 

查看答案

(题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评价为“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一些学者认为这次大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这次会议

A.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探索

B. 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纲领

C. 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武装斗争的道路

D. 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提到:“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国民大革命

 

查看答案

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

A. 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B.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C. 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D.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四、浙江省杭州府。”该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胶澳租界条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