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0年美国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

1960年美国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下列各项中,对特里芬的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要求国际贸易中货币结算多样化

B. 要求美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

C. 由于出现贸易逆差,要求实现浮动汇率

D. 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内在的矛盾性

 

D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会成为一个贸易顺差国,但是为了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美国是一个贸易逆差国,这是一种自身的矛盾,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没有注意到前半部分的含义;C选项没有注意后半部分贸易顺差的含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前财政部长康纳利有句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这种情况是如何造成的( )

A. 美国倡导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 美国成为二战的战胜国

D. 欧洲在二战中的衰败

 

查看答案

北师大黄安年教授认为:“本世纪(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罗斯福和邓小平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A. 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 消除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

C.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保障了原有的社会制度

 

查看答案

1993年民主党人克林顿上台后,一个明显进步就是认识到,被民主党人推行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干预主义和共和党人推行的供应学派自由主义,那不是灵丹妙药,都有局限性。为此,他推行了一套被称之为克林顿经济学的经济政策,其基本特点是

A. 市场调节,自由竞争 B. 政府干预,全面调控

C. 削减开支,增加福利 D.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查看答案

1930年以前,苏联的粮食年总产量超过1913年的水平(1930年除外),且1930年以后增长率有所下降,由此可见下列哪一项与上述情况不是因果关系?( )

A. 当时苏联的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发展

B. 苏联农村集体化过程存在失误

C. 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

D. 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查看答案

今天的美国惠普公司不是惠普家族经营,也不是惠普家族拥有,它是由无数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人才在经营,它是藏富于民的一种手段。这里“藏富于民”指的是( )

A. 管理者革命    B. 实现企业国有化

C. 福利制度的建立    D. 人民资本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