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

(题文)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可见

A. 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

B. “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家副业的生产

C. 表明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

D. 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A 【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班固认为食和货都是生民之本,二者相辅相成,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B中“货”是指商业;材料中不是说明重农抑商政策,C错误;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错误,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发起中国近代运动的动机,并非来自于本社会的内部,而是在外部的强大压力——在西方国家侵略造成的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巨大压力下,在基本没有近代因素作前提的条件下,中国人仓促地采借西方文明,发起了近代化运动。

材料二: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

——1998年春晚歌曲《好日子》

材料三:十年实践,使我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结局,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这对迎接世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地区转移,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经济体制十年》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近代化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特点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党和政府为了让城乡群众过上“好日子”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指出九十年代的中国在开放领域进一步“打开了家门”的重要标志。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目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实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随着互联网的壮大,一个新的虚拟世界正在诞生。……由于很大一部分社会活动都将可以在网上开展,因此,人们的交往方式将发生质的变化。“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在网络时代完全成为现实……在网上,每一个网民是充分自主、充分平等的——这里没有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完全独创性的个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对世界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标志性的发明是什么?从“烟囱多于教堂”的角度谈谈工业革命的影响。

(3)材料三描述了互联网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及你的生活经验谈谈互联网有哪些消极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二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摘编自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三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此外,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产生的根源。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朝的商业革命和西方的商业革命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原因。

 

查看答案

“利益融合既表现在经济领域,又表现在其他领域;既表现在双边领域又表现在多边领域。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逐步深化,俱荣俱损局面开始形成。”材料反映的是

A. 经济区域化趋势

B. 贸易保护主义

C. 经济全球化趋势

D. 国家利益至上

 

查看答案

如图,这两个国际组织的共同特征是

A. 经济区域化的发展

B. 发达国家的合作

C. 政治经济的一体化

D. 成员国均衡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