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早在1830年,就有47名在华英商上书英国议会,要求英政府“采取与英国国家相称的...

早在1830年,就有47名在华英商上书英国议会,要求英政府“采取与英国国家相称的决定,并占领中国沿海岛屿一处”,以“保护”英国对华贸易。这一目的最早实现是在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A 【解析】通过材料中的英商要求“占领中国沿海岛屿一处”,可知是《南京条约》中割让香港岛,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下列史料与史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B. 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C. 民主进步思潮产生

D. 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

 

查看答案

2009年英国商务大臣曼德尔森在谈到对中国经济的印象时说:“我最了解的中国还是在过去的10年里,这段时间对于中国是转换的阶段……在国家实现繁荣的同时,使如此多的中国人脱离了贫困,经济变得如此不同,如此多样化。”其中“转换的阶段”包括

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②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③撤销人民公社体制

④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

代表清政府在《南京条约》上签字的耆英曾说,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官民深刻的矛盾,老百姓不支持国家以及国家军队;敌人的武器过于强大,而中国的武器太弱。这种看法

A. 看到了东西方制度对比的巨大差距

B. 看清了世界资本主义扩张的态势

C. 看到了西方与清朝敌强我弱的现实

D. 看到了中国半殖民地地位的转化

 

查看答案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 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C. 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 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