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殷商时,土地归商王为代表的奴隶主贵族所有,西周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殷商时,土地归商王为代表的奴隶主贵族所有,西周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春秋以来,周天子失去了对土地的控制能力,土地所有权下移,土地归诸侯、卿大夫支配使用。直到战国前期,在各国范围的土地的最高所有权仍属于诸侯。诸侯用分封、赏赐、授田的方式,把土地分给封君、功臣。“从土地和权力的关系看,春秋一代与西周相比,土地占有关系并无本质的突破,只是在多级占有关系中主导地位与非主导地位升降……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是在战国中叶以后到秦汉时期,这个时期突破了一元性的多级占有形式,而逐渐出现了土地占有形式多样化的局面。

—摘编自张云樵、曹东方《试论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转化及其特点》

材料二古代社会的并田制为先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但这种制度是以静态社会为前提,而与社会发展的开放性、动态性相矛盾。抛开其他原因不讲,在随后的发展中,中国地主土地私有制从秦汉时的不完全、不自由状态,到唐宋时的相对完全、相对自由,再到明清时的土地市场发达和土地买卖交易活跃,中小地主和土地私有制在宽松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显而易见,从开放包容的视角看,中国的土地制度的确朝着让百姓享有越来越充分的自由的方向发展……对传统农业社会的中国来说,由于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财富之母、财富之源,历史上的有为之君都善于处理土地利益分配关系,从中筹集财政收入。

—摘编自郭雪剑(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特点和规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中叶以后土地所有制变化的原因,并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占有的几种形式。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趋势,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封建统治者调整土地制度的认识。

 

(1)原因:铁农具、牛耕的使用与推广;私田大量开基,井田制瓦解;各诸侯国为增加赋税进行变法,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形式: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封建农民土地所有制。 (2)趋势:土地私有制逐步深化;对土地私有制由诸多限制变为认可和放任,国家干预渐趋减弱;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 认识:封建统治者往往运用政权力量对土地占有状况进行调整,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增加政府收入;但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不可避免,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与发展的必然产物,封建统治者对土地制度的调整无法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解析】 (1)原因:战国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涉及到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原因。政治上,各诸侯国为增加赋税进行变法,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经济上,铁农具、牛耕的使用与推广;私田大量开基,井田制瓦解。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占有主要有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 (2)趋势:由材料“中国地主土地私有制从秦汉时的不完全、不自由状态,到唐宋时的相对完全、相对自由,再到明清时的土地市场发达和土地买卖交易活跃,中小地主和土地私有制在宽松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可以得出土地私有制逐步深化,对土地私有制由诸多限制变为认可和放任,国家干预渐趋减弱的结论。由材料“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财富之母、财富之源,历史上的有为之君都善于处理土地利益分配关系,从中筹集财政收入”可以发现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的趋势。认识:对土地制度发展的认识,要从正方两发面作答。积极方面,封建统治者往往运用政权力量对土地占有状况进行调整,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消极方面,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不可避免,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与发展的必然产物,封建统治者对土地制度的调整无法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中国,随着外国电影的传入,专门影院出现,其不再像戏院那样供应茶水、食品和手巾,并要求观影者不乱拍掌、入座脱帽、宁静少谈,不碍他人等事项。这说明电影有利于

A. 摒弃落后观念

B. 规范公共秩序

C. 改变消费观念

D. 主导移风易俗

 

查看答案

1898年,维新人士所创办的《湘报》中写道:“人死如同灯灭样,那里眼珠还有亮,电学书你去看几篇,方知此话是谣言。”这反映出近代报刊

A. 具有启迪民智、彰显理性的作用

B. 成为宣传西学的主要载体

C. 促进了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

D. 提高民众认知,崇尚改良

 

查看答案

1870年,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桢提出:“洋人设电报之意‘甚坚’,如能禁使弗为,则多一事不如省一事。倘其势难中止,不如我自为之,予以辛工,责以教造。彼分其利,而我握其权,庶于海疆公事无所窒碍。”这说明沈葆桢主张

A. 引进西方技术挽回利权

B. 改革传统教育引人新学

C. 发展新式海军抵制侵略

D. 开展洋务抑制西方侵略

 

查看答案

下面是1908—1912年间上海制造电气公司营运的电车载客量统计表。据表可知,此时的上海

1908年

1909年

1912年

537.7万人

1177.3万人

4073.4万人

 

 

A. 传统等级观念彻底打破

B. 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快

C. 城市生活的节奏加快

D. 实现交通工具近代化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两幅图。由此可知,民国时期

A. 女子的服饰饰样比较呆板

B. 审美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

C. 西方文化在华传播较艰难

D. 崇洋媚外的风气较为流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