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时期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时期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的阶段

明清时期

A

新航路开辟一界市场雏形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一界市场初步形成

近代前期

B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界市场最终建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

C

制度化、体系化

改革开放以来

D

迅速发展、实质突破

 

 

运用所学知识,从表中任意选取一个时期,指出该时期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并做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A(明清时期):关系:闭关锁国,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阐释:明末清初,统治者为防范外来侵扰和人民反抗斗争,下令“禁海”。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内工商业发展和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落伍。B(近代前期):关系: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阐释: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量向中国倾销商品,同时大量从中国收购茶叶、生丝等农产品,把中国变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新中国成立初期):关系:被孤立、被封锁。阐释:新中国成立初,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严重对立。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使新中国隔绝与经济全球化大潮之外。D(改革开放以来):关系:对外开放、积极参与。阐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依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外实行开放政策,积极与各国发展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促使中国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对内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经济接轨。 【解析】 试题本题实际上考查不同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在此,学生在回答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时,实际上是回答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然后还需要做相关的阐述,这种阐述包括原因、影响。如回答明清时期时,则需要指出当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然后需要对其作简要阐述,如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两次工业革命都给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既促进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极大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又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表

 

 

1870年

1900年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材料三: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请回答:

(1)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美国钢铁业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资本主义出现了怎样的特征?

(3)材料三反映出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据材料概括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真正的世界经济”的含义。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向近现代经济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19世纪中期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原因有哪些?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因素。

 

查看答案

罗斯福本人就很清楚地说过,他坚信“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制度”、“新政”把这个制度“从深渊中拉出来”。材料主要表明“新政”

A. 并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

B. 是罗斯福总统坚信凯恩斯主义的产物

C. 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D. 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

 

查看答案

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他们今天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须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 整顿银行,保障存款人的利益

B. 调节农业生产,增加粮食生产

C. 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 发展工业,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查看答案

19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迅速大幅度下降,如下图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A. 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B.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

C. 殖民地人民的抵制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