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4年4月,中印双方签署协定,第一次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整写入外交文件。19...

1954年4月,中印双方签署协定,第一次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整写入外交文件。1955年万隆会议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中包含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部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是该原则

A.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B. 推动亚非国家掀起民族独立浪潮

C. 促进了亚非不同制度国家的平等合作

D. 有利于不结盟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C 【解析】万隆会议等足以证明该原则促进了亚非不同制度国家的平等合作,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当时尚未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也未推动亚非国家掀起民族独立浪潮,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和不结盟运动无关联,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两次立法高峰,1978年~1992年制定了《宪法》(1982年修订)《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二百多个重要法律;20世纪90年代初,一大批用于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出台。对上述高峰均起到推动作用的是

A. “有法可依”的法制建设方针

B. 确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加强

 

查看答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

A. 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B. 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D. 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查看答案

下表是解放战争时期某一战役“作战计划”的最初方案与“批示”。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阶段

作战力量

进攻目标

中共中央军委批示

第一阶段

苏北兵团

淮阴、淮安、宝应、高邮

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

第二阶段

三个纵队

海州、连云港

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题文)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南可进退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这样的战略态势

A. 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    B. 出现在淮海战役结束后

C. 得益于进军大别山的行动    D. 表明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

 

查看答案

新华网北京2015年1月15日电,中宣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解放军总政治部、贵州省委在遵义举行纪念大会,隆重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八十年前的这次会议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因为这次会议

A. 确定中共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

B. 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总方针

C.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