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凯伦·阿姆斯特朗在《轴心时代》一文中认为:800BC年至200BC年之间,尤其是...

凯伦·阿姆斯特朗在《轴心时代》一文中认为:800BC年至200BC年之间,尤其是600BC—300BC间是人类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古希腊的先哲和中国先秦百家诸子几乎同时都把关注的目标转向了

A. 宗教神学

B. 自然哲学

C. 社会现实

D. 民主与科学

 

C 【解析】 试题根据材料提及的时间段(公元前600——公元前300年),这在西方属于希腊先哲最早的自然学派和智者学派的活跃时期,在古代东方的中国,这属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期,无论是孔孟儒学的“仁”还是墨家的“非攻”“尚贤”,这些东西方的思想先哲们无不都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社会现实方面,关注人和人类社会。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礼与刑是西周法律体系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故有“礼之所去,刑之所取,相为表里”的说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B. 出礼则入刑

C. 道之以政,齐之以礼

D. 以刑代礼

 

查看答案

1960年美国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下列各项中,对特里芬的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要求国际贸易中货币结算多样化

B. 要求美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

C. 由于出现贸易逆差,要求实现浮动汇率

D. 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其内在的不稳定性和崩溃的必然性

 

查看答案

19世纪学者基佐·巴克儿的文明史著作中常用“野蛮””停滞”“愚昧”“自夸”等词句来描述中国、印度、埃及等东方民族。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据是

A. 东方国家近代化起步晚

B. 东方世界在历史上长期滞后

C. 西方中心论思想影响

D. 西方大国沙文主义思潮的推行

 

查看答案

1872年《申报》记载:“上海为商贾辐辏之地,铺户林立,各省趋利之徒已少长咸集,而寒士之谋馆者,亦若以乐土之可居而群贤毕至。”材料表明

A. 洋务思想兴起,对外商战已成趋势

B. 商业风气渐开,经商观念逐渐形成

C. 上海区位优势明显,人口开始大量聚集

D. 知识逐步贬值,士人追名逐利

 

查看答案

《通典·田制》规定:凡18岁以上男子受永业田20亩;凡有爵级、官品、勋级者,可依爵级、官品请受永业田5顷至100顷。据此可知,唐代均田制下

A. 小农经济日益壮大

B. 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大量土地集中到了官僚阶层手中

C. 土地国有化程度提高

D. 特权阶层对土地的占有受到限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