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史载,清朝一位大臣给雍正上表:“君恩虽厚,臣虽死不能报万一。”但雍正看了...

(题文)史载,清朝一位大臣给雍正上表:“君恩虽厚,臣虽死不能报万一。”但雍正看了后大怒:“但尽臣节所当为,何论君恩之厚薄。”此事反映了

A. 雍正借助纲常伦理制约臣民

B. 清朝君臣关系日趋紧张

C. 此时法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D. 雍正不愿大臣记其恩惠

 

A 【解析】“但尽臣节所当为”反映的是君臣之间的关系,即君为臣纲,也就是臣应当为君服务,这是其义务,不要谈别的,故选A;雍正帝的话体现了对当时的主流价值观的一种强调,不能因此就说君臣关系紧张或者说雍正帝不愿大臣记其恩惠,而且这里只体现了一个事实,没法体现“日趋”这一变化,故排除BD;此时儒家思想(宋明理学)占统治地位,故C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前期满洲贵族参与处理军国大事的制度,遵循“从来国家政务,惟宗室协理”的原则,其中的亲王皆是太祖、太宗子孙,他们成为皇帝依赖的群体,也是清朝前期皇权的重要分享者。由此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

A. 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征

B. 表明清初满族贵族享有民主权利

C. 恢复了西周的宗法体制

D. 是清朝集权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查看答案

在古代中国有两种文化传统:一种是由私塾、学校和书院教育传播的正规儒家人伦道德传统;一种是通过乡村演戏、说书、佛道仪式等传播“诸善奉行、因果报应、有求必应”等民间观念传统。这两种文化传统

A. 存在价值观念的相互对立

B. 表明儒释道文化融为一体

C. 在思想教化方面具有同一性

D. 都受城市经济繁荣的影响

 

查看答案

明儒王龙溪认为:“良知之外别无知也。鄙夫之空空,与圣人之空空无异。空空者,道之体也。世儒不能自信其心,谓空空不足以尽道,必假于多学而识,以助发之,是疑口之不足以辨味而先漓以甜酸,目之不足以别色而先泥以铅粉……”据材料判断

A. “空空”是“天理”,亦是“人欲”

B. 王龙溪推崇《四书章句集注》

C. 王龙溪推崇“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D. 其观点应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查看答案

(题文)“夫漳、泉之通番也,其素所有事也,而今乃及福清。闽人之下海也,其素所习闻也,而今乃及宁波。宁波通番,于今创见。又转而及于杭州。杭之置货便于福,而宁之下海便于漳。以数十之货,得数百金而归,以百金之船,卖千金而返,此风一倡,闻腥逐膻,将通浙之人,弃农而学商,弃故都而入海。”这一现象的出现突出反映了

A. 漳州等地资本主义萌芽的初步发展

B. 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达

C. 明朝政府官员纵容走私行为

D. 江浙农业与市场的经济联系加强

 

查看答案

下图是元朝的运河和海运图,元世祖时令人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同,开辟了从长江口的刘家港经黄海、渤海到达直沽的海运航线。元世祖重视运河和海运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A. 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B. 促进大都的商业繁荣

C. 保障大都的粮食供应

D. 促进元朝的对外贸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