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960年工业峰值得益于“一五”计划的实施

B. 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

C. 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

D. “八字方针”的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

 

D 【解析】 试题此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成立以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过程中经济发展原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一五计划”是在1953年——1957年故A项错误;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是因为纠正大跃进以来农业“左”倾错误,1960年农村制订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方针,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有学者著文指出,16世纪前后的中国,虽然有相对自由和富有弹性的土地和劳动力制度,但商人阶层受到权力的压制、剥夺,纷纷“托庇于官僚政治之下”,财产权、经营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没有成为一种反抗的力量,异化的力量。这主要说明16世纪前后的中国

A. 土地和劳动力制度比较灵活

B. 经济政策失调抑制社会发展

C. 商人阶层深受权力阶层制约

D. 商品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查看答案

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神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系那个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

A. 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

B. 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C.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

D. 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

 

查看答案

下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A. 人寿年丰

B. 祈盼丰收

C. 庄稼收获

D. 祭祀谷神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的是

A. “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 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 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

D. “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

 

查看答案

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若唐朝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可能买到的商品有 

丝绸  纸张   瓷器    棉布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