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世纪,英法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的最后较量,史称 A. 百年战争 B. 七年...

18世纪,英法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的最后较量,史称

A. 百年战争

B. 七年战争

C. 宗教战争

D. 北方战争

 

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百年战争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故可排除A;七年战争发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主要冲突则集中在1756年—1763年。当时欧洲上的主要强国均参与了这场战争,其影响覆盖了欧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以及菲律宾,战争的结果是英国打败了法国,英国确立了其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霸权,故选B;宗教战争不是殖民战争,故可排除C;北方战争是俄国与瑞典之的战争,故可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葡萄牙和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直接目的是…

A. 进行直接的香料贸易

B. 证明地圆学说

C. 传播基督教

D. 征服东方,掠夺财富

 

查看答案

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是

A. 西方对东方黄金与物产的渴望

B.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商路

C. 西欧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D. 天主教会迫切希望传播天主教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手工业发展表现的是

A. 吴、蜀的丝织业闻名全国

B. 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C. 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

D. 青瓷制作技术日臻成熟

 

查看答案

明朝丝织业中出现的机房被认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 使用机器生产且具有一定规模

B.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授值”

C. 生产的目的是用于商品交换

D. 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的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

A. 阶级立场不同    B. 政治主张的分歧

C.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 社会性质的差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