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 延安大生产运动    B. 农业合作化高潮

C. “大跃进运动    D.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结合所学可知,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大跃进”运动。由于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 1958年中央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高速度。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下图中1959年的农业生产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B. 完成了三大改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 因为风调雨顺,所以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

D. 材料提供的信息不准确

 

查看答案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这表明李鸿章(  )

A. 认识到了中国贫穷的根源    B. 发现了洋务运动的根本弊端

C. 找到了工业生产的规律    D. 认为办洋务运动的重心应该转移

 

查看答案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许多地方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采用洋纱织布。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传统手工业重新崛起

B.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C. 工业革命开始起步

D. 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查看答案

下列现象,不属于19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的重要变化的是

A. 洋务运动兴起

B. 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C. 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建成

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查看答案

曾国藩在总结湘军与太平军在湘潭、岳州作战取胜的原因时说:湘潭岳州,两次大胜,实赖洋炮之利。基于这种经验,后来他创办了(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福州船政局

C. 天津机器制造总局    D. 安庆内军械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