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晋代博玄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

(题文)晋代博玄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材料反映的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

A. 趋利避害    B. 精耕细作    C. 量力而行    D. 扬长避短

 

B 【解析】“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意思是田地不在于多,而在于是不是在田地上下大工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意思是但凡是农户经营土地,必须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务求发挥土地的功力。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反对粗放型农业生产,提倡精耕细作。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国时期自由买卖的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大量农民因土地兼并失去本业或不胜地主商人的剥削,自愿放弃本业,转向工商业求生计,所谓“从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所谓“田之利十倍,珠玉(经商)之利百倍”……周国人风俗,不爱做官吏,专心做工商……鲁国人喜欢讲儒学,后来风俗改变,经商谋利比周人更迫切,……到战国末年,大商人(指吕不韦)终于参加了秦国的政权。

材料二战国时期富商大贾……成为社会上最活跃的一种人。孟子主张对工商业什一而税,去关市之征。他的主张没有一个国君采用……大商贾所使用的人,一种是伙计,如洛阳贫民到富商家学商业,替富商贸易,走遍天下各都市。更多的一种是大商贾凭借财势,用高利贷、掳掠等方式,压迫穷人做奴隶,从事商业、农业、手工业劳动……吕不韦为秦相国时,封河南洛阳十万户……并不满足于十万户的封建性地租,他占有奴隶一万人,驱使他们从事各种劳动,垄断洛阳的工商业

以上材料均引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所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出现其现象的原因。

(2)材料二中大商人采用的生产方式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国时期商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完成下列问题。

唐朝沿用了隋朝开辟的大运河。唐高祖、唐太宗在位期间,每年从外地通过运河输送到长安的粮食约20万石,唐玄宗天宝年间增加到250万石。安史之乱后,唐朝还能再延续150多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靠运河转运的东南财赋支持。大运河把长安、洛阳、涿郡、江都(扬州)、余杭(杭州)等通都大邑联系起来。杭州在中唐以后日益繁华,“万商所聚,百货所殖,……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

结合材料概括大运河在唐朝发挥的作用。

 

查看答案

“来啊,观赏这件瓷器,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盛赞中国的瓷器。请结合史实简要叙述我国制瓷业的发展情况,并指出我国瓷器能在海外广受欢迎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9601280年间,中国人均收入提高了l/3,而人口几乎增加了1倍。到了13世纪,由于水稻种植的广泛发展,3/4的人口生活在长江以南.……17001840年间人口增加了3倍多,但人均收入并没有下降。

中国在之前的近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到了19世纪90年代,他的这个位置被美国所取代,中国GDP被美国超过的确切时间,是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1895年。

摘编自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1)材料中所说的“公元9601280年间”和“17001840年间”分别是指哪两个时期?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在之前的近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的原因。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到了19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何以能超越中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