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中体西用”到“进化论”,再到“阶级斗争论”,反映了中国社会对近代科学文化的理...

从“中体西用”到“进化论”,再到“阶级斗争论”,反映了中国社会对近代科学文化的理解和选择。这一选择一以贯之的主题是

A. 否定儒家正统思想

B. 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C. 弘扬科学与理性精神

D. 探索国家独立与富强

 

D 【解析】 不论“中体西用”、“进化论”还是 “阶级斗争论”均是在挽救民族危机,均是在探索国家独立与富强的道路,但“中体西用”是在维护封建统治而非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也非否定儒家正统思想,更非弘扬科学与理性精神,所以本题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恭亲王认为“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欺蒙。”1863年后,京师同文馆、上海方言馆和广州方言馆桕继成立。以上的主张及做法

A. 对外妥协退让损害国家利益

B. 为工业化提供了技术人才

C. 抵制外国入侵收回国家权益

D. 推动了教育转型与近代化

 

查看答案

根据北宋画家郭熙的见解整理成的《林泉高致》一书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该认识反映其艺术追求是

A. 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B. 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 传达自然的生命状态以感染观者    D. 逼真描绘四季山水不同特征

 

查看答案

明代小说繁荣。当时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面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小说成为明代文学主要形式

B. 小说整合了社会价值观念

C. 小说的繁荣反映心学的盛行

D. 小说有一定社会教化功能

 

查看答案

明清小说中很多作品把“情”和“欲”放在“理”或“礼”之上,充分肯定人的感情和

欲望的合理性,抨击门当户对的传统婚姻观念。这主要是因为

A. 市民阶层发展    B. 礼教地位动摇    C. 社会道德败坏    D. 小说创作繁荣

 

查看答案

(题文)《史记·天官书》专门记载天象、星占,在其全部309条占文中,关于用兵的124条,关于年成丰歉的49条,关于皇族和大臣行为的26条,这三项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由此判断当时天文学的发展

A. 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

B. 缺乏系统的天象观测

C. 科学性受政治因素影响

D. 被用来决定战争的胜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