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指 ( ) A. 给...

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指 ( )

A. 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B. 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C. 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D. 建立了相对民主的政治制度

 

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实际是阐述了罗马文明对后世欧洲的影响。A项本身错误,没有给予奴隶公民权;B项也不符合史实,罗马是奴隶制国家,实际上是一种奴隶主私有制;题干说的是罗马帝国虽然瓦解了,但罗马法却对后世的法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成为后世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所利用的强大思想武器,故C正确;当时罗马不是民主制度,而是帝制,D项错误。故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秦朝建立三省六部制    B. 汉代废除宰相制

C. 唐代开始建立监察制度    D. 清朝设立军机处

 

查看答案

自西周始,我国就有“同姓不婚”“异姓不养(收养异性养子有罪)”的习俗。与此习俗相关的制度,最有可能是(       )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礼乐制    D. 禅让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材料:

材料一俄国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和平法令》指出,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正的民主和约进行谈判,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

材料二 11月10日,英、法、日、意等国派驻俄国大本营的军民代表团团长联合发出一份照会。照会威胁说:“如果俄国退出战争,它将遭到最严重的后果。”

材料三法国军事当局要求俄国的杜霍宁将军阻止谈判的开始,并把俄军留在前线。

材料四 11月27日,德军总局司令部的答复来了,他表示同意和平谈判。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苏维埃政府对当时的战争采取了什么态度?其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四反映了德国的态度,德国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态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农业问题一直是苏联战后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他根据在苏联的乌克兰地区农民传统种植玉米和美国农场种植玉米成功的经验,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玉米种植。但玉米属于喜高温高湿的作物,而高寒的西伯利亚不适宜玉米的生长。他不顾苏联东西部气候差异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苏联的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53年为550万公项,1956年达1 640万公项,1962年增至3 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而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产条件不适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高,质量也很差。由于采取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导致垦荒地区地力耗尽,垦荒运动被迫停止。

——摘编自《赫普晓夫执政史》

根据材料,指出赫鲁晓夫种植玉米的运动给苏联农业造成了什么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唐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但外部世界却对中国兴趣甚浓。哥伦布航行的目标就是契丹(按:当时西人以此代称中国),麦哲伦旅行的主要结果是马尼拉这块中西殖民地的建立,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美)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图一、二的主要不同、并分析其原因。概述丝绸之路开辟的世界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