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朝代 | 经济 | 政治 | 文化 |
唐 | 曲辕犁普遍推广。茶广泛种植。均田田制逐渐瓦解。港口城市贸易繁荣,“海上丝绸之路”有所发展 | 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考试以进士和明经为主。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谏官。 | 佛教进入全盛时代,刊印《金刚经》。诗歌步入鼎盛时期。书法“颜筋柳骨”。 |
宋 | 从越南引进“占城稻”。“田制不立”,土地买卖频繁宋坊市界限打破,出现纸币交子。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广泛设立。 | 中央设三司使,地方设知州和通判。州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体系形成,实行“糊名出法”现谏院。 | 理学兴起。词、曲、话本逐渐兴起,出现南戏。苏黄米蔡四大家,主张“有意无法”。“三大发明”完成。 |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等整理
上表为中国唐、宋两朝若干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秦简,睡虎地秦墓的墓葬主人叫“喜”,是秦王朝一名与法律有关的低级官员。这些秦简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经过分类整理,其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等十种。在《秦律十八种》的“田律”主要涉及农田管理,农业耕种,粮食处理等方面的法规,其内容也非常简单,其中一条:“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简单释义为:春天二月以后,不可以砍伐山中的树木、木材,不可以在河流中筑坝阻挡河流。《封诊式》是关于查封与勘验程序式的一部书籍,书中大部分内容均以案例为主,有审讯犯人、抓捕、自首、惩办、勘验等方面内容。此外,睡虎地秦简中的一些法律形式影响着后世法律的制定。比如《法律答问》,这部分内容中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法条,而是通过问答的方式解决司法中的难题,有的直接给予司法处理的答案或结果。这样的问答有效的解释了法律,解释了罪名有助于司法审判的精准。这种方式,到了后世经常使用。
——姚远《云梦秦简中的秦代法制》
材料二两千年前的秦王朝,我们对他的了解只能凭借前人记述:那是一个短命的王朝,那个王朝暴戾无道……两千年前的秦汉法律,史料所见更是只言片语,语焉不详。是法制落后、人重法轻?还是历史长河漫漫,史料湮灭不全?两千年后的我们难以一窥真相。
——姚远《云梦秦简中的秦代法制》
材料三罗马共和国时期刑法的罪名,多有处死“以祭谷神、奉献于神”的规定。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进入帝国时期,出现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内的新罪名。执法官根据社会地位确定刑罚的差别,同一种犯罪一般有两种刑罚,一种针对体面者,一种针对下层百姓。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滞后的状况深刻影响了罗马刑法发展进程,罗马刑法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在整个古代罗马法制史中,犯罪与刑罚始终散见于大量的单行法律之中,且二者之间对应的随意性相当大。
——郭静《罗马刑法的发展进程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法律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秦朝法律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法律与罗马法产生背景的不同之处,并谈谈对当今中国法制建设的启示。
宋代话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张主管志诚脱奇祸》描绘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可见宋代话本
A. 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B. 动摇了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
C. 真实再现了北宋城市生活
D.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由下表可以看出,两宋时期两宋部分市镇商税岁入比较(单位:贯)
地名 | 全州商税岁额 | 市镇商税岁额 | 市镇商税所占全州收入% | 地名 | 全州商税岁额 | 市镇商税岁额 | 市镇商税所占全州收入% |
越州 | 66537.76 | 12082.65 | 18.18 | 绍兴府 | 105314.014 | 21649.117 | 20.55 |
常州 | 64953.048 | 10021.155 | 15.4 | 常州 | 110196.49 | 47679 | 43.2 |
润州 | 39502.962 | 6309.962 | 15.97 | 镇江府 | 206296 | 131349 | 63 |
A. 商业经济型的城镇正在崛起
B. 传统经济结构发生质变
C. 经济重心完全实现南移
D. 商税成为国家主要财源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政府开始颁给州县官员格式固定的“历子”,令一一填写。其内容包括户口税收、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招诱流民、公平执法、摒除盗贼等项目。任满时携至京师,以,为年终考核及终任以后赏罚升黜之凭据,“敢有妄书功劳”者皆予除名。据此可知
A. 完善地方考核利于中央集权
B. 廉政与监察是强化皇权的关键
C. 制度的创新受到时代的局限
D. 保护小农经济是政策的出发点
北宋科举增加了取士数量,许多贫穷士人通过科举成功完成了身份的蜕变,这使后来者有理由相信,可以通过科举凭借自身实力获得光明前途,并跻身贵族。据《宋史》记载,在有传的1953人中,布衣入仕者占55.12%。这一现象有助于
A. 构建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
B. 大幅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C. 进—步完善科举选官程序
D. 改变传统政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