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在于这次会议

A. 号召亚非国家采取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 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C. 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

D. 使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外交新局面

 

C 【解析】 试题本题关键词为“菲律宾”“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可见中国当时与第三世界国家先有矛盾后化解,只有万隆会议符合要求。万隆会议上初期与会国存在严重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新华社对1972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 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 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围际舞台

C. 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 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查看答案

1949年2月初,毛泽东在同苏联领导人米高扬谈话时说:“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对这段话正确的理解是

A.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B.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和发展和平力量

C.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为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D.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查看答案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联盟并不十分紧密”。“1962年,法国不再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指挥”,北约组织衰落。这一时期北约组织的衰落体现出

A. 战后美国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

B. 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C. 苏联在冷战中已具有优势地位

D. 西欧政治一体化水平的提高

 

查看答案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l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④“新改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 赞成两个政权并存

B. 主张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C. 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