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专制到民主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进程的基本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从专制到民主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进程的基本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根据图示判断两图分别属于哪一朝代,并将图示按照标号补充完整。

材料二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归属作了怎样的规定?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构建政治体制的基本原则

材料三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立初期是如何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

 

(1)朝代:秦朝、唐朝。 填空:①丞相;②御史大夫;③门下省;④尚书省。 (2)权力归属: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答临时大总统亦可);司法权属于法院。 基本原则:按照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3)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 试题 (1)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皇帝”、“太尉”和“九卿”可判断为三公九卿制。 由“皇帝”、“尚书省”和“六部”可判断为三省六部制。 (2)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可见,权力归属: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答临时大总统亦可);司法权属于法院。而体现的原则是:按照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3)本题考查1954年宪法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结合所学,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所示为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经济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变化趋势。该趋势对世界格局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 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B. 欧洲加快了政治一体化进程

C. 第三世界国家迅速崛起 D. 促进了世界多极化

 

查看答案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材料该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 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济建设为中心

D. 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查看答案

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A. 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B. 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

C. 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 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查看答案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报纸既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风向标。下图报道的头条新闻对当时民主革命的深远影响是

A.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伟大序幕

B. 宣告国民党政权大陆统治被推翻

C. 表明国民党军队被彻底消灭

D. 标志着全国获得完全的解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