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928年开始,国民政府先后同各国签订关税条约,提高火柴、瓷器、糖、水泥、肥皂...

从1928年开始,国民政府先后同各国签订关税条约,提高火柴、瓷器、糖、水泥、肥皂等商品的进口税,到1933年,对棉产品、纸张的进口税率甚至高达货价的80%。此举

①促使外国资本卷土重来

②推动了民族工业更快的发展

③使官僚资本得以垄断国家经济

④有助于抵制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外货倾销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A 【解析】大幅度提高商品进口税率,会使外国商品的成本大幅提高,使其在中国市场销售时难以形成竞争性价格,从而有利于本民族工业产品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参与市场竞争。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同时也为扩大税源,解决内战军费,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通过改订新约,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关税有了很大提高。这有利于防止外资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冲击。故①项错误;提高进口关税使得外国商品难以在中国市场形成竞争性价格,有利于保护中国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故②项正确;改订新约与官僚资本无关,它的积极作用主要是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③项错误;1929年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了缓解经济危机的困难,资本主义国家企图转嫁危机,加紧对外掠夺和扩张。此时中国的“改订新约运动”有助于抵制经济危机下的外货倾销。故④项正确。综上所述,①③错误,②④正确,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维新派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古代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

B. 维新派全民教育的理念

C. 维新派认为教育应该为变法服务

D. 维新派主张废除科举制

 

查看答案

(题文)李贽驳斥轻视和贬低商人的传统观念,指出:“且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赀,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更有甚者,商人“必交结于卿大夫之门,然后可以收其利而远其害”。这反映出当时

A. 官商勾结,贿赂成风

B. 商业资本力量雄厚,商品经济发达

C. 封建制度严重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D. 商业发展严重依赖于封建官府

 

查看答案

明朝的监察制度具有动态机制,采取定期与临时相互交替的巡按方式对地方官员进行考察监督。这一“动态机制”

A. 使监查权利独立于体制之外

B. 有利于防止监察机构腐败

C. 完善了民意的舆论监督

D. 破除了官官相护的陋习

 

查看答案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叙述属于“史论”的是

A. 它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B. 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中央机构行政效率

C. 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此后历朝基本沿用

D.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长官都是宰相

 

查看答案

《汉书·贡禹传》载:“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盛衣物或饭食等的方形竹器),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从材料可得出

A. 官营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

B. 民营手工业得到了政府的扶持

C.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 汉代的官营纺织业规模大耗资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