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前苏联画家弗·赛罗夫于1921年创作的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它描绘的是...

下图是前苏联画家弗·赛罗夫于1921年创作的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它描绘的是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的情景。这一情景出现的直接背景是

A. 农民拥护苏维埃的土地法令

B. 余粮收集制引发农民的反对

C. 新经济政策允许粮食自由买卖

D. 农民强烈要求加入集体农庄

 

B 【解析】根据材料“十月革命后”“上访”“ 直接背景”等信息,联系所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实行的余粮收集制。余粮收集制在战后的继续推行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引发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不满,故选B。土地法令就是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排除A; 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经济政策,排除C;苏联农业集体化开始于1928年,时间不符,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 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C. 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 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查看答案

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 斯大林模式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80年代里根则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对此评述不正确的是

A. 其政策都符合各自面临的实际情况

B. 资本主义制度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C. 资产阶级不断调整经济政策

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以解决

 

查看答案

材料一:1929年,胡佛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拒绝稳定股市的建议,否决国会的救济方案。材料二:1932年,胡佛决定成立复兴金融公司,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对比上述材料,说明胡佛总统

A. 是坚定的自由放任主义者

B. 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忠实践行者

C. 在没有稳定思路下随意调整政策

D. 在自由放任前提下实施有限干预

 

查看答案

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使得公司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一趋势

A. 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

B. 发展人民资本主义

C.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D. “新中间阶层”不断扩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