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950年起,我国对煤炭、钢材、木材、水泥等8种主要物资实行计划供应,中央统一...

从1950年起,我国对煤炭、钢材、木材、水泥等8种主要物资实行计划供应,中央统一调拨。一五”期间,统配物资由112种增至23l种,部管物资由l15种增至30l种。这表明我国

A. 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B. 物资供应不断丰富

C.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D. 出现严重经济困难

 

A 【解析】建国初期我国经济体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材料“统配物资由112种增至1231种,部管物资由115种增至301种”说明计划经济体制正逐步形成,故A正确;B中丰富不符合建国初期事实;C中恢复完成时间是1952年;D是1958年之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主要由卖方市场主导;90年代以来,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进入21世纪,大量产品销往国外。这反映了( 

A.供求关系决定了我国工业生产的产量

B.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

C.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际市场的需求

D.我国总体上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顺着阳光大道走,一步一步进天堂。”此歌谣最有可能出现在

A. 解放战争时期

B.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 三大改造时期

D. “大跃进”时期

 

查看答案

“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

A. 抵制外商,寓强于富

B. 吸纳民间资本

C. 发展民企,辅助军事

D. 发展资本主义

 

查看答案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的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南沿岸的部分高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刻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 为持久抗战作出了贡献

B. 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 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D. 彻底粉碎了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查看答案

有学者研究发现,1895—1911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一战”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其主要原因是

A. 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 群众性爱国运动的推动

C. 清政府调整了经济政策

D. 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