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中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远超整个欧洲地区,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

明中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远超整个欧洲地区,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向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C 【解析】 试题依据所学可知,依据材料的内容可知,中国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虽然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但却没有“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即推动中国向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是工商业的发展受到“重农抑商”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影响。分析选项,故C正确;A项中白银的大量外流与题干中“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向中国”相矛盾,排除A ; B表述过于绝对化;D明显属于外在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律疏议》规定:均田制下授田有定额,“老、小、寡妻受田各有等级,非宽闲之乡不得限外更占(注:占有土地数量不能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并且只有受田不足才可以向私人买入。这表明唐代均田制

A. 具有抑制兼并的意图    B. 增加农民的赋税负担

C. 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    D. 没收地主的超额占田

 

查看答案

《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管理度量衡的质人。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

A.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强化政治等级制度

C. 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D.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查看答案

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下列的农业生产工具或技术出现时间最晚的是()

A. 耧车    B. 筒车    C. 耦犁    D. 翻车

 

查看答案

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人口户数及朝廷在江西的征税统计表

时间
 

人口户数
 

官民田地
 

夏税米
 

农桑丝
 

折绢
 

秋税米
 

弘治年间
1488—1505
 

148.7
万户
 

399270
 

86600
石余
 

3970
斤余
 

3175
匹余
 

2560270
石余
 

嘉靖年间
1522
 

130.3
万户
 

398566
 

82965
石余
 

4264
斤余
 

3411
匹余
 

2576888
石余
 

 

A.明弘治、嘉靖年间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B.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

C.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

D.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显著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为甲骨文“田”字的不同写法,它们反映的我国古代土地制度是

A. 井田制

B. 均田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