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春秋时期,郑国初铸刑书时,晋国保守贵族叔向致信于郑国执政子产,指出此举会导致“民...

春秋时期,郑国初铸刑书时,晋国保守贵族叔向致信于郑国执政子产,指出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子产则回答说这是时势发展的必然。这反映出当时

A. 礼乐文化秩序遭到破坏

B. 传统治国方式出现调整

C. 法家法治主张受到重视

D. 贵族阶层特权得到强化

 

B 【解析】材料中对于铸刑书得到子产的支持,说明传统利用礼乐制度管理国家的模式发生变化,B正确;礼乐文化秩序并没有遭到破坏,A错误;材料中铸刑书并不能说治国思想是以法家思想为主,C错误;贵族特权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初期,黄河沿岸各国往往“壅防百川,各以为利”。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主持诸侯会盟,盟约中有“无曲防”的规定,即禁止修筑危害别国防洪安全的堤防。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了

A. 各诸侯国之间争霸非常激烈

B. 各诸侯国以农立国

C. 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

D. 齐王称霸后有效治理了黄河

 

查看答案

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    )。

A. 西方科技的传播

B. 重商思潮的影响

C. 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 改良思想的推动

 

查看答案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是。

①沿海地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②农民手工业者破产进入劳动力市场

③外国在中国开办企业的刺激

④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诱导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

A. 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 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C. 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 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表明

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②资本主义制度优于封建制度

③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④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