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

(题文)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到主张实行土地流转,加快土地向龙头企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等经营主体集中,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这说明了

A. 家庭联产承包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注入新内容

C. 大土地经营才能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D. 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即将发生改变

 

B 【解析】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注入新内容。故答案为B项。家庭联产承包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只是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排除A项;这种改革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无关,排除C项;农村土地仍然属于集体所有,土地所有制性质没有改变,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7年11月召开了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到本世纪末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要分别接近、赶上和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分别接近、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反映出

A. 经济工作中的“左”倾现象依然严重

B. 文革结束后生产积极性高涨

C. 文革后工作重点向经济转移

D. 国家制定了明确的经济目标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反映的是我国1953—1985年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其中年均增长率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

A. 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B. 国民经济调整成效突出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 工业化建设掀起高潮

 

查看答案

1957年7月31日,《浙南大众报》发文说:“‘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桶,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抱着狐狸精当美女’,恋恋不舍。”上述材料说明

A. 文章作者极力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

C. “包产到户”不符合当时经济发展要求

D. 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

 

查看答案

1952年据吉林省调查,一些村、屯,放高利贷情况严重,春借一斗秋还二斗,“贷款利息高达月息30%,一般在10%左右;数量也大,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农村阶级的分化”。一些富裕农民靠放高利贷上升为新富农,许多贫下中农则在重利盘剥下贫困破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党和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 实施土地改革运动

B. 提出“八字方针”

C. 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如《申报》登载杨勋的《别琴竹枝词》:“清晨相见谷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若不从中肆鬼肆,如何密四叫先生。”

Sandwich

Beer

Telephone

Engine

Dollars

三明治

啤酒

德律风

引擎

大拉斯

 

 

这种近代上海中英夹杂的“洋泾浜”英语主要反映出

A. 上海英语教育落后

B. 外来文化已被广泛接受

C. 中国人崇洋媚外

D. 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