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的秘书戴季陶说“报纸为舆论之机关,言论为天赋之自由,千百志士,洒如许热血,...

孙中山的秘书戴季陶说“报纸为舆论之机关,言论为天赋之自由,千百志士,洒如许热血,所欲得者,此其一也。”上述材料说明

A. 戴季陶肯定了报纸的新闻功能

B. 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

C. 清政府积极推动近代报刊业发展

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的严格控制

 

B 【解析】试题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报纸的相关功能。由材料信息“报纸为舆论之机关”“千百志士”,可知,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报纸的舆论宣传功能。据此,判断选项,可知:A项错误;CD两项属于无关项,排除。B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1953196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64)》编制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取中国和苏联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两个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粮食产量与国家政策的角度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2011年初,“十一五”、十二五”交替之际,农业部发布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201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告别了以人畜力作业为主的时代,进入了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新时代。

摘自《加速中国农机化进程的强大推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七年纪》,《农民日报》2011年4月2日

结合材料三概括中国当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直接原因,联系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实,分析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趋势。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服装是身体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历史与时代精神。政治制约着服装的发展,服装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政治的发展。

李招娣《析近代以来服饰的政治元素》

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认识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这一认识进行论证、修改、补充或否定,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查看答案

(题文)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下面柱状图,指出该地区外贸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上海成为首批对外开放的城市

B. 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C.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浦东进一步开发开放的推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