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史稿》中记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

《清史稿》中记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由此可知军机处

A. 大臣须由专人担任

B. 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

C. 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D. 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

 

C 【解析】试题据材料“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军机处分化了内阁的权力,故C正确。材料提到军机大臣,无定员,故A排除。军机处没有决策权,故B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故D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徐阶曾说:“人尝谓辅臣(内阁首辅)拟旨,几于擅国柄,乃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首辅

A. 承担了丞相的职能

B. 不享有决策大权

C. 制约了皇权的膨胀

D. 成为最高行政长官

 

查看答案

谏议制度是监察制度的一部分,“谏”字的独特含义是对皇帝的绝对权威提出异议。唐代的门下省具有谏议和封驳职能……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设的谏议机构却没有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谏议制度能够从根本上限制皇权至上

B.唐代谏议制度对皇权不起作用

C.明清谏议机构消失是服务于皇权需要

D.明清监察制度对君臣形同虚设

 

查看答案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清代六部长官均无权对各省督抚直接发布命令,则不得谓是总辖全国之行政长官。又各部尚书,侍郎均有单独上奏之权,则各部尚书亦并不得谓是统率各该部之惟一长官。清制六部尚书、左右侍郎俱满、汉各一人,则一部而长官六人。此等各无专事……”最符合上述材料主旨的是

A. 清代通过“以满制汉”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清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了新的发展

C. 对六部的权限规定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D. 清代中央机构的设置相对比较完善和成熟

 

查看答案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 秦朝的太尉

B. 唐朝的中书省

C. 宋朝的通判

D. 清朝的军机处

 

查看答案

(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虢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由此可知当时

A. 相权不断削弱,皇权得以强化

B. 利用宗法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科举考试成为宗室子弟控制政权的工具

D. 严格防止宗室诸王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