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歌曲能反映和记录一个时代的历史,也可以见证时代的变迁。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歌曲能反映和记录一个时代的历史,也可以见证时代的变迁。

 

 

 

1979年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至今为许多人津津乐道。“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1979年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至今为许多人津津乐道。“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1992年《春天的故事》又迅速唱遍大江南北。“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1992年《春天的故事》又迅速唱遍大江南北。“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材料二

数据一:30年来,我国GDP世界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4位。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从1978年1.8%上升到2007年的6%。

材料二

数据一:30年来,我国GDP世界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4位。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从1978年1.8%上升到2007年的6%。

 

 

 

 

 

 

数据二: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实际增长6.5倍,农村居民增长6.3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从21.9元增加到1.3万元。

数据二: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实际增长6.5倍,农村居民增长6.3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从21.9元增加到1.3万元。

 

 

 

 

 

 

标语:“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标语:“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材料三浙江衢州人朱惠诚,在家乡种了10余年的地,最近他来到江苏张家港市塘桥镇,尽管干的依然是他熟悉的农活,但他每月却能领到固定工资。在张家港,像朱惠诚这样的“农业工人”已有2万余名。

全国总工会的一份调查表明,目前,仅跨地区流动的农民工就有1亿多人,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工人队伍构成发生历史性变化,农民工已成产业工人的主体。

多年来,随着农民工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务工者条件得到改善,生活也越来越好,有的还利用打工时学到的技术,回乡创业,当了老板。

请回答:

(1)材料一《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的希望源于什么?《春天的故事》中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有何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

(3)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民的角色定位出现了历史性变化,依据材料三概括其变化。

(4)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与国家经济与发展改革委员会共同筹建了一个关于改革开放的论坛,各界反响热烈。请为论坛设计一条宣传性标语(字数不得超过20字)。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了希望。邓小平南方谈话。 影响: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 (2)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改善,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3)从传统农民到农业工人,从传统农民到产业工人,从传统农民到农民企业家。 (4)只要符合活动主题即可,如: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开创中国建设新局面;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永恒动力;等等。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1979年时间联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1992年可知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第三小问结合所学从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回答。 (2)依据材料二从经济总量和农村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回答。 (3)依据材料三“农民工已成产业工人的主体”“有的还利用打工时学到的技术,回乡创业,当了老板”的信息归纳农民身份变化表现。 (4)本题属于开放题型,围绕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开创中国建设新局面等角度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往今来,农业问题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后来,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必须再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材料二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从1954年起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实行大规模的垦荒1954—1960年,先后开垦四千多万公顷荒地。这期间全国的粮食产量增长了50%以上,其中1/3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但由于经营和管理不善,加上粗放耕作,到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就呈现下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为此苏联的农业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

(2)材料二中赫鲁晓夫为解决粮食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谈谈你对这一做法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二表5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行业国家

邮政

电站

煤炭工业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英国

100

100

100

100

75

加拿大

100

100

私有

75

75

法国

100

100

100

100

75

联邦德国

100

75

50

100

100

美国

100

25

私有

25

私有

 

 

表61950-1978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

 

国家

1950-1973年

1973-1978年

日本

14.1

1.1

联邦德国

7.6

0.9

意大利

6.7

2.0

法国

6.1

1.3

美国

4.3

2.5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旧民主秩序”和“新应用”?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能“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表5,指出哪些行业、哪些国家国有化程度高?根据材料二表6,概括1950-1973年和1973-1978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发展的趋势。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撒切尔夫人所说的安全网是指

A.强化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 B.拓展经济活动的领域

C.建立社会保障的福利项目 D.强化安全生产的责任

 

查看答案

二战后,法国政府控制的电子工业、基础化工、有色金属工业、军火工业、航空工业、公用事业的比重分别为44%、54%、63%、75%、84%、100%。从中可以看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 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B. 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C. 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大力干预    D. 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罗斯福在新政不断遭到攻击时曾打比喻说:  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绷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干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这段话表明

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B.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部分利益

C.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劳资矛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