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要干涉,不需要计划,不需要国家元首的统治。市场会解决一切问题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材料二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签署了重要的反危机法案,该法案要求企业主共同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用以规定各工业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范围、工资及工时数,禁止以低于规定的价格出售产品,并对产品产量严格限制。该法案第七条规定,雇员有权组织起来并选派代表谈判和签订集体合同,禁止雇主强迫雇员加入公司工会或反对雇员加入其他工会,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其他雇佣条件。该法案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提高社会购买力。此外根据法案成立“国家复兴管理局”。在政府指导下,由雇主、雇员和消费者共同“监督”和“调节”生产。

—《世界通史》

材料三美国在参战前的1940年,联邦政府的科研拨款仅为7400万美元,1965年升至130.1亿美元。……除科研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社会保障开支在战后年代也大为增加,各种保险、保健形式的福利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70年代已接近20%。

—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阐述的经济理论出现的社会背景及其基本主张。

(2)罗斯福新政与材料一的主张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材料二中所说的“反危机法案”具体指什么?依据材料归纳该法案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3)依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策发生的主要变化。这些变化与材料二所体现的经济理论是否有本质区别?

 

(1)背景:英国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经济、政治地位,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基本主张: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强调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2)国家干预经济。《全国工业复兴法》。内容:一是由国家调节各企业之间的关系;二是国家出面调整劳资关系;三是国家举办公共工程。 (3)变化:政府扩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大幅度提高各种社会保障开支(或通过福利政策的手段调节社会收入)。没有本质区别,依然体现的是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变化。从自由主义、国家干预等方面来分析。 (1)由“[英]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可知此时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联系工业革命的有关背景回答第一小问,第二小问由“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要干涉,不需要计划”“不需要国家元首的统治”分析归纳。 (2)第一小问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在政府指导下”回答即可;第二小问,要逐字逐句地分析材料的中心思想,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规定各工业企业的生产规模”“雇员有权组织起来并选派代表谈判”“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 (3)依据政府所进行的“科研拨款”“社会保障开支在战后年代也大为增加”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中国伴随着苦难,一步步走向蜕变。民族工业是第一个迈向蜕变的,然而在蜕变的整个过程中,它却如同幼虫破茧成蝶一般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了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代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1872-1894年

53

465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1913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注:商办企业注册资金1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10万元以下未做统计)

材料三  仅1937年8月—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2000家,损失超过8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1)请结合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所说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依据材料二,说明1895—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中三类企业的发展情况并指出三类企业出现如此发展情况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回答,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出现了凯恩斯革命,形成了凯恩斯经济学。下列说法符合凯恩斯主义的是(    )

A. 节俭对于个人是一种美德,但对于社会却是种恶行

B. 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

C. 以大地产为代价,增加中小农数量

D. 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查看答案

1936年美国国会颁布的《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规定:凡不再种植消耗土壤肥力作物,而改种保持土壤肥力作物,减少粮食生产的农民,由国家发给奖金。该法案的颁布主要是出于

A.平衡市场缓解危机                  B.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C.保障农场主的利益                  D.推动农业布局调整

 

查看答案

观察下表,美国各税种比例变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美国政府财政收入中主要税种所占的比例(%)

年份

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

消费税

1929

38%

43%

19%

1933

22%

25%

53%

1935

21%

23%

56%

 

 

A. 减轻贫民负担,完善社会保障

B. 减少企业成本,复兴工业生产

C. 刺激社会消费,扩大国内市场

D. 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干预

 

查看答案

(题文)随着1933年6月银行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制定、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建立,有人说金融中心已从纽约移到了华盛顿。这种说法实际上反映了

A. 经济危机改变了美国经济布局

B. 纽约丧失了全国金融中心地位

C. 美国政府加强了金融监管力度

D. 整顿金融成为新政核心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