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不能出口。”

——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册》《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

——整理自《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材料反映了1840年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动?结合所学分析指出造成这些变动的主要原因。

 

变动:手工棉纺织业衰败,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产品商品化逐步提高,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商业和金融业发生变化,洋行和买办开始出现。原因: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门户,使中国丧失了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破坏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洋货“充积于厦口”等以及《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可知中国逐渐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不能出口”可知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中国手工棉纺织业衰败,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门户,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破坏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既不是中国人兴建的,也不是中国人推行的,而是境外对中国的丝绸有需要,才形成了丝绸之路。所以查中国的古籍,是找不到“丝绸之路”这个词的。1860年前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到中亚考察,提出“丝绸之路”概念。他结合考察情况,又对照中国历史,提出约在公元前二世纪,存在着这样一条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不是为了贸易。当时汉武帝为了打败匈奴,他想派张骞去现在的阿富汗一带去跟大月氏联系,大月氏本来在燕山这一带的,后来是被匈奴赶过去的,跟匈奴有世仇,因此汉武帝希望能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但张骞被匈奴扣住了,一呆呆了十年,后来逃脱,来到大夏,找到了大月氏。但大月氏已熟悉了这里的生活,不想再打仗了。

这时,汉朝已经打败了匈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带了很多人,浩浩荡荡,也带上了中国的丝绸、金银财宝,沿途散给这些小国,巩固汉朝对这些小国的影响。后来中亚、西亚的人发现丝绸是好东西,然后把丝绸带到了罗马帝国。罗马那边有钱,但没有丝绸,所以有非常强大的需求。因为丝绸适合长途贩运,并且利润高,所以李希霍芬把这条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为了贸易和利润开辟过这条路。

在这之后,每当有战乱,或者西方的需求变小了时,这条路也就不通了。因此从有了这条路后,往往是通的时间短,断的时间长。因为当时的自然条件恶劣,而运输代价是很高的。到了安史之乱,唐朝从中亚节节败退,一直退到长安附近,丝绸之路基本上不存在了,变成了中亚内部的一条路。

而这时,阿拉伯人掌握了航海技术,到了广州、宁波这些地方。海运一通,丝绸之路的价值就没有了,因为海上运输量大,除了丝绸,还增加了茶叶、陶瓷等日用品。所以丝绸之路并不是始终都有那么多的价值。

——葛剑雄谈丝绸之路

概括丝绸之路兴起和衰败的原因,并为搞好“一带一路”建设献一策。

 

查看答案

学会把课本中的文字知识用图表、材料等多种方式呈现,是会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的重要标志。请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并回答问题。

(1)图一中所示中央机构开创于哪个朝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

(2)三省六部制有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完善到图二中的程度是在哪一朝代?当时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3)图三中的政治结构设计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哪一朝代?为了维护这一设计,这一朝代的统治者采取了何种政治措施以加强皇权?

 

查看答案

有学者描述道:“二战将终伦敦和华盛顿的两家人马各自怀揣盘算好的一套完美计划粉墨登场。他们做决定的砝码正是自古以来的货币之王、货币的货币——黄金。”而他们所讨论出的结果就是后来的

A. 马歇尔计划

B. 布雷顿森林体系

C.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 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是

A. 民主改革

B. 和平共处

C. 政治协商

D. 民族区域自治

 

查看答案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wwwm1905com/bbs,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

A. 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 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C. 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 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