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就是农民生产的粮食由国家统一收...

(题文)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就是农民生产的粮食由国家统一收购,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供应。到1992年底,粮食“统购统销”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B. 粮食流通渠道多样化

C. 农民生产自主性增强

D. 国家经济体制的改变

 

D 【解析】从材料“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1992年底,粮食“统购统销”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变化反映出新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故D项正确;ABD项是D项的影响,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4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增强企业活力    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货币、商品不能废除,价值范畴、价值规律应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即真正的市场规律来自发调节生产。”该观点体现出当时中国

A. 市场经济理论已经形成

B. 左倾错误弥漫阻滞探索进程

C. 对苏联模式做了有效反思

D.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调整了外贸方针,制定了扩大对港澳出口、打响港澳市场争夺战的方针。这一方针

A. 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B. 体现新中国经济政策灵活

C. 预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D. 为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奠基

 

查看答案

(题文)“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

A. 加大科技兴农力度

B. 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发起了大跃进运动

D. 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在2,3,5,6处填写的文字说明,正确的一组是

A. 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

B. 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较快发展、萎缩

C. 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再创辉煌、下滑

D. 艰难起步、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