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该材料折射出

A. 地方对近代化态度保守

B. 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C. 洋务派主张创办近代工业

D. 工业发展受到列强的制约

 

B 【解析】 :材料反映了机器的影响在广东的比较大,在江浙较小,在北方几乎没有影响,说明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丝、茶出口概括简表。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农业生产转而种桑养茶。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农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 中国出口贸易占优势地位

C.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

D. 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查看答案

(题文)茅盾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想念的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从这段描写中无法得出的信息是

A. 小农经济得到巩固

B. 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C. 列强入侵给中国农村带来新的变化

D. 列强的侵略推动了商业交通运输的发展

 

查看答案

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 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B. 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C. 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 “自杀说自卫说更正确

 

查看答案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

A. 重农抑商政策

B. 资本主义萌芽

C.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 君主专制制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是某校举办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专题手抄报比赛中学生搜集的一组图片,他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手工技艺的发展

B. 商品经济的繁荣

C. 江南市镇的兴起

D. 城市布局的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