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徽州地区(祁门、休宁、歙县等地)土地买卖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徽州地区(祁门、休宁、歙县等地)土地买卖交易契约 427件中使用通货情况表

 

年代

 

买卖契约数

使用通货分类

宝钞

谷物

绢布

洪武2年1369-1398

49

37

6

5

 

建文1399-1402

22

7

11

4

 

永乐1403-1424

103

84

1

14

3

洪熙1425

6

4

 

1

1

宣德1426-1435

40

9

1

9

21

正统1436-1449

54

 

35

7

12

景泰1450-1456

30

 

27

1

2

天顺1457-1464

33

 

31

2

 

成化145-1487

90

 

90

 

 

 

备注:永乐七年有一例用元中统钞交易,未入通货分类

材料二    洪武元年(公元 1368年),明太祖命户部与行省铸造洪武通宝钱,“其制凡五等”,自一钱以上,按比例增加重量,足值铸币,这是明初的第一种法定货币。自洪武八年起,又发行“大明通行宝钞”,不可兑换、不限制发行数量。此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之后官府一方面严令禁止金银交易,另一方面推动宝钞流通。到正统年间,尽管宝钞与银的比价已经贬值千倍,但是朝廷仍下诏“各处诸色课程,……今后俱照例收钞”。成(化)弘(治)时出现了“宝钞今惟官府行之,然一贯仅值银三厘,钱二文。民间得之,置之无用之地耳”的现象。隆庆元年(1567年)穆宗颁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白银的使用得到了官方认可。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改革,赋役折银计算,“银始独重于天下,百物皆取银为准矣”。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等

材料三   南京国民党政府建立后以银元为主币,但当时国内通货混乱。据统计,截止到1929年,中外银行的银元主要的有15种;全国有纸币发行权的银行不下30家,发行的纸币上百种 。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罗斯福总统1934年实施《购银法案》,向国内外高价收购白银13亿盎司,提高银价,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工商厂家和银行钱庄纷纷倒闭停业。

1935 年11 月,南京国民政府根据英国首席经济顾问李滋罗斯的方案,实行法币政策。废除银本位制,实行白银国有以充作法币准备金。同时实行白银管制,大幅度提高白银出口税率。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规定法币可无限制买卖外汇。实行汇兑本位(以外汇为本位,信用由外汇的价格决定),确定法币与英镑的汇率为1元比1.25先令。美国政府以当时中国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不支持改革为要挟,要求把中国售银所得的款项存在纽约、并由美、英平分中国的货币权。双方最终妥协,签署了“中美售银协议”,将法币纳入美元集团。国民政府获得了发行法币的外汇准备金,法币改革得以实施。

——摘编自周春英《英美日三国与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法定货币演变及特点,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政策”的认识。

 

(1)变化:明朝货币从铜钱到宝钞,再到铜、钞、银兼行,最后白银升为主币(或白银货币化由非法到合法并普及全社会)。 特点:用银自民间开始,屡禁不绝;民间趋势促动与朝廷法令推动相结合(或自下而上的趋势与自上而下的展开并行);民间趋势促动为主 原因: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政局较为稳定;农耕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迅猛;宝钞信用日益丧失;政府赋税制度改革推动;明朝中期以来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或明朝长期保持巨额对外贸易顺差);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大量白银涌入中国。 (2)认识:法币政策是国民政府在1935年实行的废除银本位制、采行纸币制改革。是中国货币史上的重大改革,基本上实现了中国货币的近代化。 论述:面对长期币制混乱、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和白银大量外流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国民政府在统一全国后,宣布废除银本位制,推行法币。这一政策适应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使中国摆脱了世界银价波动的影响,稳定了法币的汇率和信用。统一货币,刺激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法币本身是一种不成熟的汇兑本位制,改革过程中又不得不沦为英、美的附属货币,带有浓厚的殖民地性质;也使官僚资本迅速完成了对金融的垄断,也为后来的通货膨胀政策提供了可能。 结论:货币的统一与安全关乎经济和民生,必须建立独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在积极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要切实维护主权;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和民族富强。(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解析】 (1)变化: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信息可概括得出,明朝货币从铜钱到宝钞,再到铜、钞、银兼行,最后白银升为主币。 特点:根据“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分析得出用银自民间开始,屡禁不绝;根据“之后官府一方面严令禁止金银交易,另一方面推动宝钞流通”“白银的使用得到了官方认可”得出民间趋势促动与朝廷法令推动相结合,民间趋势促动为主。 原因:根据所学,可从政局较为稳定、商品经济发展迅猛、宝钞信用日益丧失、政府赋税制度改革推动和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大量白银涌入中国等角度分析回答。 (2)认识:根据“1935 年11 月,南京国民政府根据英国首席经济顾问李滋罗斯的方案,实行法币政策”“废除银本位制”“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并结合所学得出认识:法币政策是国民政府在1935年实行的废除银本位制、采行纸币制改革。是中国货币史上的重大改革,基本上实现了中国货币的近代化。 论述: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分别从壁纸改革的背景、积极影响和局限性进行论述。结论:可从建立独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在积极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要切实维护主权、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和民族富强等角度总结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箱子上写着“NuclearWar”,用双手按住箱子的是表情惊恐的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两人,标题为“Letsgetalockforthisthing”。该漫画主旨所对应的历史背景是

A. 局部战争的激烈战况伤害了美苏利益

B. 第三世界的崛起对两极格局形成冲击

C. 欧洲一体化成为美苏合作的历史契机

D. 超级大国争霸将世界置于核危险之中

 

查看答案

有的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领域,也超过一定意义上的改革,不论提出者自己是否意识到,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使美国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

B. 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 保存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D. 美国开始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查看答案

据史料记载“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对该观点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 工业革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日益扩大

C. 工业化要求不断打破对经济的垄断    D. 工业革命要求政府放弃其经济职能

 

查看答案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一次模拟历史试题)据史料记载,公元前4世纪后期罗马一高利贷者对一个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集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以上体现了

A. 古代罗马帝国的法治精神

B. 罗马法的自觉性、斗争性、权威性、追求平等性

C. 限制贵族滥用权力、提高平民权利

D. 实践人文精神废除奴隶制

 

查看答案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一次模拟历史试题)下图是1978年12月、1997年8月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年

77.6

22.4

 

 

1997年

25.5

38.1

17.9

18.5

 

 

表中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C. 中共“十五大”精神的推动

D. 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