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赫晓夫拥抱肯尼迪的漫画,下面的小人是卡斯特罗。这一事件说明 A. 大国之同...

下图是赫晓夫拥抱肯尼迪的漫画,下面的小人是卡斯特罗。这一事件说明

 

A. 大国之同的博弈就此消失

B. 紧张的国际局势得以缓解

C. 美苏超级大国影响力削弱

D. 苏联争霸的优势明显体现

 

B 【解析】 通过图中的三个人物,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美国总统肯尼迪、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可以判断题中所指的事件是指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表明就是大国之间的博弈,并且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束也不能表明大国之间的博弈就此消失,故A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是以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而结束,苏联的妥协使紧张的国际局势得以缓解,故B项正确;美苏超级大国影响力并没有削弱,故C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以苏联的妥协而宣告结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在美国一方,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下幅漫画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

A. 标志着冷战格局正式拉开序幕

B. 其主观动机与效果保持了一致

C. 目的是推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 实际上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

 

查看答案

1947年9月,苏联和东欧国家召开华沙会议,苏联领导人要求“加强斗争,反对新的战争威胁,号召团结一切民主力量和反法西斯力量以对抗美帝国主义从政治和经济上奴役欧洲的计划”,会议决定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这一事件

A. 导致了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加速了冷战对抗的进程

C. 打破了美国对东欧的经济封锁

D. 促成了华约组织的建立

 

查看答案

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政府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和俄罗斯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是企图侵蚀美国安全和繁荣的“修正主义国家”。该报告反映出

A. 美国是维护多极化的主要力量

B. 美国谋求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 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丧失

D. 美国的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与欧洲的冷战对抗不同,亚洲的冷战给诸如印度、印尼、缅甸等新兴国家相对宽松的空间,他们被殖民的历史构成了共同的身份认同,这些本身拥有多样性文化的国家汇聚在一起,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舞台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上述评论揭示了

A. 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影响世界局势

B. 冷战时期国际力量对比失衡的表现

C.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D. 美苏两极对峙阻碍新兴国家的独立

 

查看答案

刘金质在《冷战史》中把冷战分为五篇:冷战的开始(1945~1949)、冷战的扩展(1950~1962)、冷战中的缓和(1963~1979)、冷战再现(1980~1984)、冷战的结束(1985~1991)。下列史实对应错误的是:

A. 冷战的开始: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冷战的扩展: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C. 冷战中的缓和:古巴导弹危机的和平解决

D. 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