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

据新华社对1972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 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 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围际舞台

C. 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 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D 【解析】 A项应发生于1955年亚非会议之后,B项应开始于1949年建国以后,D项应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均与题目中的时间“1972年”不符;由题目中1972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急增的信息可知,此现象打破了建国初期以来美国从外交上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故本题应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

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A.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 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 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查看答案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8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历史试题)中国学者以1950~2005年中美双边关系中的重要事件为依据,通过定量分析法制成下图来呈现中美关系变化的特征。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 “一边倒”政策导致中美关系陷入对抗等级

B. 尼克松访华推动了中美关系进入良好等级

C.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呈现友好等级

D. 两极格局瓦解后,中美关系出现持续倒退

 

查看答案

“会议期间周恩来与之打交道的几乎包括了当时世界上各种类型国家的代表。他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绝不再被盟国拖入与美国的战争。”新中国在此次会议上

A. 倡导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 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友好

C. 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D. 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

 

查看答案

2016年6月,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指出,“2015年,中国同其他成员国贸易总额,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之初的7倍”。“针对‘恐毒合流’现象突出,中方建议赋予地区反恐怖机构禁毒职能”。据此可知,上海合作组织

A. 发挥了经济区域组织作用

B. 以经济和安全先行为宗旨

C. 凸显中俄两国的主导作用

D. 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查看答案

2016年6月24日,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会上中方倡议继续弘扬“上海精神”,就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团结互信,深化安全、务实、人文、组织建设等各领域合作提出倡议和主张,与各方共同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实现新一轮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互利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B. 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区域性反恐政治合作组织

D. 为了国家安全中国积极与欧亚国家结成政治联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