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春秋中期以后,出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和范蠡弃官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等...

春秋中期以后,出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和范蠡弃官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等现象。这说明当时

A. 官营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B. 私营工商业迅速兴起和发展

C. 私营工商业已超过官营规模

D. 官营和私营工商业地位平等

 

B 【解析】材料中“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和范蠡弃官经商的事例都反映了春秋中期以后私营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故B项正确。官营手工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无从比较官营手工业与私营手工业,故AC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  )

A. 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 讲究因地制宜

C. 注重精耕细作    D. 强调自给自足

 

查看答案

《宁国志》载:“(宁国)为农产区,土产甚富,足以供给,无商货经过。清咸丰前,民康物阜,盐以外,几无外货入境。”材料反映当时宁国地区(    

A.经济受外国廉价工业品影响大                     B.商品经济繁荣

C.是自给自足经济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查看答案

宋朝诗人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描写的是

A. 筒车

B. 翻车

C. 曲辕犁

D. 水排

 

查看答案

1957年,赫鲁晓夫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中央部所辖企业下放给经济行政区和地方管理;1961年,又把全国分为17个大经济区,设立国民经济工作协调和计划委员会直接领导;1963年,把105个经济行政区合并为47个,设立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A. 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

B. 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

C. 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

D. 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

 

查看答案

对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客观评价应是:

①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②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和弊端

③曾经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④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的发展

A.

B. ①②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