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关于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回忆录》写道:“我们告诉美国人我们同意拆除飞弹,前提...

关于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回忆录》写道:“我们告诉美国人我们同意拆除飞弹,前提是总统要保证不会入侵古巴。最后肯尼迪让步了,这是苏联外交政策的一大胜利。”而在1980年出版的某部历史著作却写道:“肯尼迪赢了!苏联政府退让,同意拆除飞弹基地并移回苏联。”两份材料对获胜方的观点存在分歧,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 都表达了美苏拆除飞弹的意愿

B. 各自论述的目的、论点不同

C. 都回避了对自己不利的客观事实

D. 捏造了打击对手的大量信息

 

B 【解析】材料反映了苏联同意拆除飞弹,未涉及美国拆除飞弹,故A错误;两份材料对古巴导弹危机的获胜方的观点存在分歧,说明各自论述的目的、论点不同,故B正确;苏联同意拆除飞弹,这是对苏联不利的客观事实,故C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两份材料“捏造大量信息”,故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战后苏联实际上并没有加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苏联经济主要还是在苏联和东欧那个小范围里循环,经济慢慢停滞下来。苏联在全球化浪潮中并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相反被边缘化了。苏联被边缘化

A. 根源于两极对峙格局

B. 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

C. 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 苏联改革的失误所导致

 

查看答案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中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中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

A. 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利益

B. 导致英美两国走向衰落

C. 对各国都是机遇与挑战

D.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今天各种多边峰会已纷纷涌现,如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多边峰会的大量涌现反映了

A. 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

B. 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

C. 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困境

D. 经济区域集团化突破地域限制

 

查看答案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贸易自由化,打破贸易壁垒,开辟国际贸易市场,发动了一场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这说明了

A. 世界经济规则完全由发达国家制定

B. 欧美国家企图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

C. 美国在世界经济领域占有优势地位

D. 全球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查看答案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该观点认为

A.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历史倒退现象

B. 经济全球化是新殖民扩张与不稳定的因素

C. 应该阻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