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下图),封面设计了一个地球图案,从东...

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下图),封面设计了一个地球图案,从东西半球伸出两只手紧紧相握,代表了革命团结的力量,该寓意

A.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肯定与否定

B. 暗示《新青年》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

C. 象征国共两党准备第一次合作

D. 表达出“以俄为师”的思想

 

D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东西半球两手紧握,代表了革命团结的力量,暗示中国与苏俄团结,可知《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号召先进中国人“以俄为师”,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中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肯定与否定,排除A;《新青年》不是中共的机关刊物,排除B;国共两党合作是1924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排除C。所以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以失败时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要实行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新三民主义

 

查看答案

下图是对某报1890年至1912年“报纸”一词出现频率的统计情况。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 近代报业发展总体上较为缓慢

B. 晚清报业与政治局势关联紧密

C. 清末政府大力支持报刊业发展

D. 戊戌变法导致第一次舆论高峰

 

查看答案

“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嘱目的成就。”材料表明

A. 自然经济解体加快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 洋务运动成效明显

D. 官僚资本主义赶超世界

 

查看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18届高三全仿真模拟检测(最后一卷)历史)中国士人原本是以文野来区分华夷,自认居于世界文化的中心,而视洋人为野而不文的“夷狄”。鸦片战争后,开始降节学习“夷狄”之“长技”,后来发展到倾慕“泰西”的学问,蜂拥出洋游学。这一变化说明

A. 全盘西化成为近代新思潮的主流

B.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竞争中受重挫

C. 中国土人面临文化落差一味逃避

D. 中西文明从冲突对立转向平等对话

 

查看答案

清代画家郑板桥自订《润格》云:“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就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世。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郑板桥的作品有

A. 体现怀才不遇的苦闷

B. 隐晦抨击官场腐败

C. 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蕴含文人画的衰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