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三省六部制

 

B 【解析】 试题西周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A不对,分封制是“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的原因,而不是引起题干所说变化的原因。B不对,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它不属于地方行政制度。D不对,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官制,不属于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下封国被取消,因此“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交通的发展

B. 疆域的拓展

C. 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查看答案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

继承制的目的是

A. 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 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C. 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查看答案

西周时期,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该材料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B.西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C.西周的冶炼业十分落后      D.西周的青铜器数量比较少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7-1775年英国在北美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迄阿巴拉亚契山脉的狭长地带建立了13个殖民地。

1687年,牛顿建立经典力学。

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设计出汽轮船“克莱蒙特号”。

1860年,工业产量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三。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894年,工业生产方面,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生产量等于欧洲各国生产总量的一半。

1898年,美国领土面积大933平方千米,相当于整个欧洲。

1910年,殖民地面积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四。

1911年,美国人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则》,阐述标准化方法是科学管理的方法。

1914年,美国人亭利.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

1937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2.5%,美国占41.4%。

1944年,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性地位的货币。

1945年,联合国总部设立在组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总部设立在华盛顿。

1948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1.7%,美国占56.4%。

                                  ——据廖学盛《世界历史士五讲》等整理

历史解释就是了解事实的真实含义,合理地说明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最后做出恰当的判断。以此标准对上述材料进行解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