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对他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 地主阶级

B. 外国资本

C. 封建官府

D. 官僚资本

 

D 【解析】 材料“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反映了抗战时期重庆地区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控制和掠夺,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地主阶级,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外国资本对民族工业的冲击,故B错误;抗战时期没有封建官府,而是国民政府,故C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南洋兄弟香烟公司广告,广告词为:同胞注意:君用一份国货, 即为国家挽回一份外溢之权利。明乎此者,请吸南洋公司各种国货香烟。该 图蕴含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 民族资本家重视产品宣传

B. 体现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C. 资本家为获取利润进行欺骗宣传

D. 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查看答案

有一首打油诗写道:“米涨钱,面涨钱,一个煤球十几元,……叫皇天,哭皇天,您倒瞧瞧这眼前,别光骂汉奸。你也翻,我也翻,一日价钱加一翻,东西涨得酣……怨不休,涨不休,胜利年头只发愁。”由此判断,这首打油诗出现在

A.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B. 抗战全面爆发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查看答案

1912——1918年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A. 煤炭和钢铁业

B. 铁路和公路

C. 建筑和纺织业

D. 纺织业和面粉业

 

查看答案

他是晚清状元,主张实业救国,中日甲午战争后,他愤而辞官从商,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位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代表人物是

A. 林则徐

B. 李大钊

C. 张謇

D. 鲁迅

 

查看答案

上海发昌机器厂于1866年创办,是中国近代较早的民族工业,至19世纪80年代已成为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这一时期促使发昌机器厂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 外商企业的刺激

C. 洋务企业的诱导作用

D. 清朝政府的政策支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