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政权组织的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权组织的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①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②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材料二 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的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材料三

(1)运用所学相关史实,对材料中标示的画横线的两句话分别加以说明。

(2)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美国是如何解决这两项困难的。

(3)上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该组织结构依据哪一历史文献?简要说明该文献的历史地位。

 

(1)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属于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三省相互牵制、监督;(以宋朝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为例说明亦可)汉武帝重用身边的近臣参与军国大事(或“中外朝制度”),属于在正式的行政机构之外另设机构,以削弱相权。(以明朝设置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为例说明亦可) (2) 实行联邦制,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联邦政府实行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解析】 (1)集体宰相制度结合所学三省六部制回答;②结合所学从汉代中外朝制度、明朝内阁制以及清朝军机处回答。 (2)结合1787年宪法从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制度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可知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二小问从临时宪法角度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学者罗宾认为政治恐惧会使我们树立某种特定政治观念的价值。比如说对内战的恐惧,会期望产生对法制的尊重;对极权主义的恐惧,会期望迎来对自由民主的推崇。按照这一说法,下列事件基于对冷战的恐惧的是(    )

A.《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B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

C.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的建立

D.日本《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的通过

 

查看答案

甲午战后有人指出我们在以前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该认识的产生主要基于    

A.清政府腐朽无能

B.义和团运动的蓬勃发展

C.洋务运动的失败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查看答案

1949年下半年发生了苏联首次爆炸原子弹成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者使美国和其盟国感到,它们正面临着苏联空前的军事威胁,甚至是核威胁;后者则使杜鲁门政府认为它所担心的共产主义浪潮的扩张已成为事实。这两大事件直接导致

A. 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冷战”加剧和美国极力排斥新中国

C. 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D. 美苏两国因惧怕核战争而妥协对话

 

查看答案

二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纷繁复杂。下列各组关键词对其概括比较合理的是

A. 冷战、第三世界的崛起、走向多极化

B. 两极格局、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一超多强

C. 两种制度、紧张与和平、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

D. 社会主义革命、殖民体系瓦解、和平与发展

 

查看答案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使用了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  )

A.说明分别利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B.体现了各国分工合作精神

C.象征着六国的合作

D.说明文本制作工序复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