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0年,政务院在制定国家税收标准中贯彻两个原则:工业轻于商业的税收原则和生产...

1950年,政务院在制定国家税收标准中贯彻两个原则:工业轻于商业的税收原则和生产资料轻于消费资料,日用品轻于奢侈品的税收原则。这一做法

A. 有利于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B. 旨在建立以重工业为主的模式

C. 培养了国民勤俭朴素生活作风

D. 充分地利用了原有的工业基础

 

A 【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国家减少“工业”“生产资料”“日用品”的税收,通过税收调整国家生产,有利于工业化的发展,有利于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故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重工业的税收问题,故排除B项。“日用品轻于奢侈品的税收原则”有利于日用品的生产和销售,但是无法得出培养了国民勤俭朴素生活作风的结论,故排除C项。国家税收原则着眼于对原有工业的发展和调整,故D项“充分地利用”表述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5年11月27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决议,要求全部敌伪纺织厂由国营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经营。据此可知当时

A. 国民政府以抗战大局为重

B. 民族工业得到政府的支持

C. 官僚资本主义迅速膨胀

D. 官僚资本垄断了全国工业

 

查看答案

下面是1873—1930年中国进口货物分类统计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时间(年)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合计

机器及大工具

原料

建筑用品、设备(包括车辆船艇)、小工具、器材、半制品、材料、燃料等

合计

消费品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

1873

8.1

8.1

91.9

8.5

83.4

1893

8.4

0.6

7.8

91.6

13.0

78.6

1903

15.0

0.7

14.3

85.0

22.3

62.7

1910

17.6

1.5

0.1

16.0

82.4

17.0

65.4

1920

28.5

3.2

0.2

25.1

71.5

16.9

54.6

1930

26.9

3.7

1.9

21.3

73.1

17.3

55.8

 

 

A. 经济结构已发生根本变化

B. 仍以进口工业原料为主

C. 国际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D. 近代工业得到一定发展

 

查看答案

据统计,我国民族企业中,织机从1913年的4633台增加到1916年的5983台,1918年达7985台。这一时期纺织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列强被迫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

C. 国内民众开展抵制外货的运动

D. 民族资本家侧重于发展轻工业

 

查看答案

从整个近代看,我国民族工业90%的工厂集中于沿海各省,其中大多数设在上海、广州等通商口岸,仅上海一地就占了48.7%。这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A. 产生于东部沿海

B. 半殖民地的性质

C. 浓厚的爱国意识

D. 依赖于外国技术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中国近代社会历史演化的总趋势是朝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的目标靠近,但于封建历史传统的巨大惯性力量和外来殖民势力的干扰,这种不断地接近运动又始终不能顺利完成。”这表明中国

A. 传统经济的顽固

B. 民族经济力量弱

C. 殖民地化程度深

D. 近代化道路艰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